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吳山明:拓展千年宿墨審美的新實踐【4】

《重返單純--吳山明執教50年從藝60年中國畫藝術展》宿墨創作述評

錢曉鳴

2014年06月03日13:48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手機看新聞

傣家教師

兩個30年時代呼喚的兩種創新

吳山明創作的前30年,應為現實服務、為工農賓服務的時代要求,成為了浙派人物畫第二代的代表性人物,后30年他對宿墨的探索也同樣與時代有關。吳山明對宿墨這種變異的墨種當中偶發出來的另外一種感覺,捕捉到這種很不同於過去常見審美樣式 其真正引發是因為西北寫生中感受到的那種深厚、博大、蒼茫、蒼潤的土地感覺的啟示,但整個這種創新思維的基礎氛圍是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時代帶來的。

畫家,一般來講都受時代的影響。時代背景是很重要的。解放之初,中國畫家主要解決的是造型問題,因為造型問題不解決就不能反映生活。到了改革開放以后,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和對古代繪畫的深入,畫家對解決自己風格的探索與傳統問題有了再認識,發現傳統裡面很多還值得再去繼續發展的東西,甚至可能有很重要的創新元素。這幾個階段對吳山明來講也是很明顯的,他研究過越南磨漆畫、探索過新水墨的造型結構等。浙派人物畫是西方的造型,傳統的筆墨,是把傳統的東西用好,用到人物畫創作上,跟西方的造型結合的更加完美,中國畫是可以發展的,可以變化的,畫家個體可以從中探索新的東西來,吳山明的探索曾從磨漆畫中汲取過色彩,幾十年后又把宿墨的東西拓展開來。

這個過程是很明確的,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思想突然活躍起來,對中國畫本身的探索,都開始產生一種新的理念,認識到中國畫在當代是可以改變的,中國畫也許很多新的路子可以再探索。藝術氛圍豐富起來了。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吳山明當時在草原上碰上對進一步開發宿墨的興趣,才會用這種變性、具有很不一樣的潛質與潛力的宿墨去作畫。

香格裡拉

“十年磨一劍”解決宿墨黑氣重難題

歷朝歷代,宿墨之所以難有突破,最集中的難題之一,就是黑氣太重。這個難題也是吳山明繞不過去的,據悉當年剛從草原上寫生創作歸來后,吳山明把自己關在畫室畫了一個多月,但這批初創的宿墨探索顯然在黑氣的問題上未能解決好。事實上,吳山明解決宿墨黑氣的問題,是從單一的技術問題到整體的宿墨方法的探索和宿墨審美體系的建立,尋找並著眼於較為完整地解決方案的。

草原無垠

宿墨創作中的筆墨紙硯

吳山明關於宿墨不僅是對宿墨創作本身的研究,也包括對宿墨創作所涉及到的諸多元素的綜合研究,比如筆墨紙硯等。

中國畫家們都知道,當年的宣紙比現在質量好多了。吳山明在宿墨創作中甚至還用了溫州皮紙,偏好使用兩種畫紙,一種是連史紙,一次是溫州皮紙。還有一種很薄的連史紙、很細連史紙。這種很薄很細,宿墨也能發揮好。宿墨易結板,要變成很透亮,這個轉化主要是靠水,其次是靠紙,但是必須要知道選筆需要含水量大的。隻有含水量大才可能把它的原先的一些缺點轉化成一種優點,這個當中筆、紙、墨,這三樣是最主要的,還有作者本人積累下來的經驗。

后來吳山明鼓勵夫人女畫家高曄女士,用熟宣紙畫宿墨,使她進入另外一種狀態,熟宣紙上產生的肌理的感覺也是和水分的把握有關系。

從吳山明的創作實踐看,宿墨創作用紙最好是靈敏度比較高,紙的纖維比較長,靈敏度比較高,含水量比較大,長纖維紙畫起來產生的透亮程度,它的水對墨的沖滲的作用顯得明顯。

百草園

畫筆吳山明一般選用羊毫筆,因為含水量比較飽和,甚至可以超飽和。關鍵也要看畫家能不能把握住,當然也包括用筆的速度與質量。

宿墨的運用筆墨紙的選擇應該不是很復雜,復雜的是墨的制備和運用,因為這中間是帶有很強的個人經驗式的。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魯婧、潘佳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