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境·人民藝術館聯合鳴潮限量發行仇遠“藏鋒於竹”系列數字作品,包含《仇遠“藏鋒於竹”數字作品之一》《仇遠“藏鋒於竹”數字作品之二》《仇遠“藏鋒於竹”數字作品之三》三款數字作品,各發行50000份,每份定價1元。靈境·人民藝術館會將本次數字作品發行的全部收益捐贈至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用於支持“數字美育進校園”項目。
靈境·人民藝術館選取碑帖中“重陽”,分別制作成五款數字作品,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以清代陳枚作品《月曼清游圖》冊之“重陽賞菊”為原型,制作成《月曼清游圖-重陽賞菊》數字作品,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同時,推出擁有獨立編號的《月曼清游圖-重陽賞菊》數字作品及原畫尺寸的仿制畫,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599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中國“四大名園”為原型,結合AI創作《頤和園》《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園》《留園》四款數字作品,各發行3000份,每份定價29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寒食帖》為原型制作成四款數字作品,其中《寒食帖其二》《寒食帖-黃庭堅題跋》《寒食帖-乾隆題跋》為普通款,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38元﹔《寒食帖其一》為特別款,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集齊四款可免費獲贈《寒食帖》(無獨立編號)數字作品一張(可累計疊加)﹔同時,推出擁有獨立編號的《寒食帖-蘇軾》數字作品及仿制版,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699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制作十一款數字作品,各發行999份,其中《明代青花雲龍紋高足杯》《明代青花壓手杯》《清代紫紅地白梅琺琅彩小盅》《宋代汝窯天青釉碗》《南宋官窯青瓷葵口碗》《宋代哥窯青釉八方杯》《宋代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花式杯》《宋代定窯白釉刻回紋盞托》為普通款,每份定價29元﹔《商代獸面紋尊》為特別款,每份定價69元﹔《舉杯玩月》《對月圖》為特殊款,每份定價2599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清明上河圖(石渠本)》為原型制作成三款數字作品,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以《姑蘇繁華圖》為原型制作成六款數字作品,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以《吳中勝概圖》為原型制作成一款數字作品,發行300份,每份定價99元﹔此外,推出《吳中勝概圖》《清明上河圖》數字作品及仿制畫,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為《吳中勝概圖》999元《清明上河圖》2998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教師節”為主題,結合AI創作(AI圖片由進化智能ADI提供),制作成十款數字花束,各發行5000份,每款數字花束每位用戶可免費領取一份(領取成功后即可轉贈)。此外,以宋代馬遠作品《孔子像》、清代康濤作品《孟母斷機教子圖》兩幅古畫為原型,分別制作成兩款數字作品,各發行910份,每份定價38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三希帖”為原型制作成三款數字作品,其中《中秋帖》《伯遠帖》為普通款,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38元﹔《快雪時晴帖》為特別款,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集齊三款可免費獲贈《神乎技矣》數字作品一張(可累計疊加)﹔同時,推出擁有獨立編號的《快雪時晴帖(全卷)》《中秋帖(全卷)》《伯遠帖(全卷)》數字作品及仿制版,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699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七夕”為主題,結合AI創作,制作成10000個數字作品,每位用戶可免費領取一份。
靈境·人民藝術館發行《蓼汀魚藻圖》《紫藤金魚圖》《魚藻圖》《游魚圖》《春溪水族圖》五款數字作品,各1000份,每份定價38元﹔發行《雙貓窺魚圖》數字作品300份,每份定價99元﹔發行《魚藻卷-山石花影》《魚藻卷-悠然自得》《魚藻卷-欣然返趣》三款數字作品,各1000份,每份定價9.9元,集齊三款可獲贈《魚藻卷》一張﹔推出《魚藻圖》數字作品及仿制畫,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1680元。
中國鐵道博物館:見証中國鐵路從師夷長技到自主創新
[ 鎮館之寶 ] 河南博物院《蓮鶴方壺》
殷墟博物館·司母辛鼎:講述殷商王朝故事
中國紫檀博物館·北京老城門:追尋童年記憶 再現老北京風貌
中國美術館《粒粒皆辛苦》:春光正好,耕耘正美
北京畫院·尋舊圖:細讀齊白石的“師友情緣”
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
浙江寧海人,字大頤,自署阿壽 、壽者。
江蘇徐州人。
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
原名郝力群,山西靈石人。
著名藝術教育家,版畫家。
中國當代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
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
浙江省海鹽縣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代大權1954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版畫專業本科。曾任西美版畫教研室主任,清華大學引進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繪畫系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副院長,中國國家美術工程、中國文聯、文化和旅游部等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指導委員會委員、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館展覽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等。代大權的作品陽剛、銳利、正直、大氣磅礡、張力四射、黑白分明。
齊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工,后以賣畫為生。擅畫花鳥、虫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戴澤,當代著名畫家。1942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傅抱石、謝稚柳、黃顯之、秦宣夫、呂斯百、陳之佛等先生。1946年畢業以后,應徐悲鴻之邀北上北平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院前身)助教、講師。1949年協助徐悲鴻等人建立中央美術學院。從教數十年來,為中國美術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著名者有靳尚誼、王沂東等。曾修復徐悲鴻《奚我后》等多幅作品。應邀為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機構創作大量作品。戴澤是徐悲鴻重要的弟子,新中國美術教育奠基人,中國第二代油畫家代表人物,中央美術學院奠基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批會員,徐悲鴻教育學派代表人物。
李小可,著名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李可染之子。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北京畫院藝委會主任、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理事長、黃山書畫院院長等。李小可在傳承李可染藝術精神與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以開放的視野深度直面生活與時代,從現實生活的強烈感受中尋找自己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在重體驗的基礎上注重表現,將自我情感與本真融入創作,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水墨家園”,拓展出中國畫的新意境。代表作有《水墨家園》《夏》《宮牆》《宮雪》《遠古的回聲》《山魂》 《遠方》《水墨造化》《黃山天下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