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收藏家-元元”數字作品第二期限量發行
C919首航紀念版數字作品限量發行
數字科技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交流會
“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限量發行
“豫”見恐龍骨架化石數字作品限量發行
靈境·人民藝術館開拓數字文化新業態
青綠山水的全新闡釋 “大千世界”數字水墨限量發行
擁有著作權、商標權!靈境·人民藝術館推出“元元”系列數字作品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專區上線
唐 閻立本《步輦圖》
清光緒高17厘米口徑 3 厘米足徑55厘米
鎮館之寶:細讀齊白石的“師友情緣”
潘天壽《泰華赤鬆圖》
潘天壽《靈芝圖》
齊白石《雛雞小魚圖》
李可染《漓江勝境圖》
傅抱石《待細把江山圖畫》
顏文樑《南湖》35×69cm,1964年
吳冠中《桂林山村》90×90cm,1973年
朱乃正《春華秋實》-2,168x84cm,1979年
馮法祀《灌縣竹索橋》40.5×54.5cm,1957年
朱乃正《青海長雲》160×140cm,1980年
吳冠中《棄舟》80×100cm,1998年
顏文樑《英國議院》17×25cm,1929年
彥涵《比翼齊飛》33x53cm,1980年
力群《春風》39×39cm,1980年
力群《北武當山風景》37×44cm,1991年
力群《新苗》45×35.5cm,1963年
力群《太行風景》34.8×26.4cm,1955年
彥涵《吉祥鳥》37×40cm,1984年
彥涵《飛躍巔峰》28.5×40.5cm,1981年
潘鶴《開荒牛——獻給深圳特區》35.5×102.5×28cm,1984年
錢紹武《炎帝像》
錢紹武《孔子像》
劉開渠《工農紅軍》140×235×120cm,1957年
潘鶴《艱苦歲月》50×85×83cm,1957年
啟功《七言古風》50×60cm,1986年
趙朴初行書《日本道元禪師得法靈跡碑》98×45.5cm,1980年
趙朴初行書《七言句》
啟功《臨張黑女》
啟功《臨宋蘇軾手札》33×13cm
吳昌碩《我愛寧靜》印文
鄧爾雅《花好月圓人壽》
鄧爾雅《物外之賞》
吳昌碩《且飲墨沈一升》印文
吳昌碩《園丁墨戲》印文
陳禮忠《殘荷聽雨》 老嶺石2012年作 60×25×40cm
陳禮忠《荷花翠鳥章》 高山瑪瑙凍2013年作 4.3×2.3×10cm
陳禮忠《秋塘翠鳥》 老嶺石2008年作 115×55×145cm
劉蘭英剪紙作品《抓髻娃娃》
劉蘭英剪紙作品《神魚》
“人民收藏家-元元”數字作品第二期,將於5月25日10時正式限量發行。
“人民收藏家-元元”數字作品第二期融合了科技與太空科幻元素,發行3000份,每份價格698元。
“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將於4月18日10時正式限量發行。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周小鳥尊、西周玉牛、西周玉鹿、西周龍紋銅斗”為原型,分別制作成4款高清3D數字青銅,各發行300份,每份定價128元。
“豫”見恐龍骨架化石數字作品將於4月8日10時正式限量發行。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沱江龍、欒川盜龍、洛陽中原龍、諸葛南陽龍、雙脊龍、巨型汝陽龍”6件珍貴恐龍骨架化石為原型,分別制作成6款高清3D數字恐龍,其中5款為普通款,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8元﹔“巨型汝陽龍”為特別款,發行600份,每份定價198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推出“春來萬物生”春分主題數字作品,將於3月21日10時免費發放。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元代胡廷暉作品《春山泛舟圖》為原型,制作成1款數字作品,免費發放6000份,每位用戶可免費領取1份。第一期“人民收藏家-元元”的持有用戶可在正式發放開始前30分鐘優先領取。
“但願人長久 數字‘愛’流傳”蘇軾數字筆墨於2月14日10時正式發放。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蘇軾經典行書作品《江上帖》中的“愛”字為原型,制作成1款數字作品,限量發行1314份,每位用戶可免費領取1份。第一期“人民收藏家-元元”的持有用戶可在正式發行開始前一小時優先領取。
“大千世界”數字水墨於1月10日10時開啟預購,1月12日10時正式發放。
以張大千的4幅作品為原型,分別制作成高清動態視頻數字藝術藏品,其中《翠巒清泉》《秋山隱居》為普通款,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8元﹔《嘉藕圖》《桃源圖》為特別款,各發行600份,每份定價198元。
靈境·人民藝術館推出“人民收藏家”系列數字作品,首批數字作品“元元”將於12月12日10時正式發售。
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代大權設計的版畫猴為主體(主體形象已申請商標注冊),通過結合國潮、科幻、節日、簡筆、傳統等多個設計元素,衍生出10000個不同形象的數字作品。
趙朴初
顏文樑
馮法祀
吳昌碩
錢紹武
潘鶴
劉開渠
齊白石
潘天壽
李可染
傅抱石
力群
彥涵
啟功
吳冠中
朱乃正
鄧爾雅
28012897
MAIN2
MAIN201712131116094
MAIN201712131116
MAIN202112150858
藝術家
1
2
4
戴澤,當代著名畫家。1942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傅抱石、謝稚柳、黃顯之、秦宣夫、呂斯百、陳之佛等先生。1946年畢業以后,應徐悲鴻之邀北上北平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院前身)助教、講師。1949年協助徐悲鴻等人建立中央美術學院。從教數十年來,為中國美術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著名者有靳尚誼、王沂東等。曾修復徐悲鴻《奚我后》等多幅作品。應邀為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機構創作大量作品。戴澤是徐悲鴻重要的弟子,新中國美術教育奠基人,中國第二代油畫家代表人物,中央美術學院奠基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批會員,徐悲鴻教育學派代表人物。點擊查看更多
齊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工,后以賣畫為生。擅畫花鳥、虫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點擊查看更多
傅抱石的作品,構思精熟、意境深邃,魄力雄邁,筆墨酣暢淋淳,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他吸取古代各家山水技法的精粹,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別是“抱石皴”的新技法更富於創造性。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