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對話:走進首都博物館
在數字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博物館的數字化轉型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路徑,人民網靈境·人民藝術館特別邀請首都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譚曉玲講述首都博物館的“新場景”“新故事”“新力量”。
據介紹,首都博物館內的館藏精品主要有青銅器、陶瓷器、佛造像、玉器、金銀器、錢幣、書法、繪畫、織繡、文玩等。
譚曉玲表示,首都博物館的藏品是以反映北京地區歷史文化的特點見長,館內有諸多“鎮館之寶”,其中一件為燕國青銅器 —— 堇鼎,這件文物充分體現了燕國當時高超的青銅鑄造水平,是研究燕國歷史與青銅文化的重要實物依據。
另一件為元代青花鳳首扁壺,出土於元大都遺址,造型獨特、靈動飄逸,雖曾破碎成36片,幸得蔣道銀修復如初,重現風姿。
科技助力博物館展陳升級,首都博物館在展覽中積極運用多種技術手段。譚曉玲介紹,如北京通史陳列區以三個數字場景,借多媒體沉浸式展覽回溯北京4億年前地理變遷與歷史大事,雙線索交織,文物版式圖貫穿,讓觀眾仿若漫步歷史。還有北京中軸線展覽,採用多媒體投影技術,於沙盤演繹四季晝夜光影變幻,沉浸感十足。
此外,譚曉玲還講述了在首都博物館東館舉辦的“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與金沙”展覽,充分展示首都博物館以“文化+科技”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以新技術、新業態和新場景探索文化全新演繹形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據了解,首都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辦“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展覽,作為首都博物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系列展覽的重磅展覽之一,此次展覽匯聚了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等希臘境內14家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270件(套)藏品,全面涵蓋古希臘文明各個時期。它們以實物形式生動展現了古希臘社會和文化風貌。此次展覽位於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展覽持續至2025年5月18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