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陰古鎮,“明清古建筑博物館”
棠陰鎮地處江西省中部偏東,是宜黃縣境內明清古建筑群保存最為完好的千年古鎮,棠陰古建筑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棠陰始建於北宋年間,興於明初,清乾隆年間最為昌盛,這完全得益於夏布。歷史上,棠陰夏布蜚聲中外,產品遠銷日本、朝鮮及南洋一帶,與江西省萬載縣夏布合譽為“江西紡織業中的兩顆明珠”。
昌盛了400年之久的棠陰,至清末民初開始衰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確認棠陰鎮保留較完善的民居、祠堂、牌坊、古塔、古橋等明清時期建筑有70處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有八府君祠、承恩坊、迎恩塔、日字堂、冠佳廳、吳家大院、官帽廳民居、金字門等。
棠陰古鎮按照“枕山,環水,面屏”的擇址原則建造,不同功能的建筑物,聚族而居,形成“閭閻”,后人在閭閻之間自北向南劃分九嶺十三巷。這些文物保護建筑、歷史街巷主要集中在東至棠陰新街、西至宜水東路、南至官帽路、北至承恩路圍合的區域,面積約40公頃。
現存傳統民居以贛派建筑為主要樣式,由庭院、廳屋、學房組成,內設天井照壁四水歸一。抬梁、月梁、棱柱、斗拱、雀替等多有木雕裝飾,門額上鑲嵌青石或木雕裝飾,門楣由雕花石梁構成。最有特點的是月梁,梁的兩端呈弧形、中段微微上拱,整體形象彎曲近似新月。月梁頭上的裝飾紋樣內容廣泛,題材眾多,有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各種生活場景﹔手法亦多樣,有線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和鏤空雕等。高牆深院,寧靜典雅,古朴清幽。棠陰因此成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還被譽為“明清古建筑博物館”。
棠陰古鎮雖然保存了明清時期古鎮的基本風貌,但在歲月的流逝中,積攢了諸多問題。比如宜水河東岸部分河埠、碼頭、水堰遺址基本消失,沿河環境失去原有的歷史風貌。電力、通信線纜等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既影響美觀又留下安全隱患。2013年8月,《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出台。國家文物局對口支援宜黃縣,這些古建筑的保護迎來新機遇。
10年來,棠陰古鎮累計獲得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3000多萬元,加上多渠道募集的資金,古建筑群的保護修復成為常態。八府君祠與承恩坊仍保留明代建筑風貌,成為棠陰街上最古老、最經典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承恩坊,又稱功名牌坊,坐落在棠陰鎮的下街口上,始建於明宣德五年(1430年)。八府君祠為棠陰吳姓家族的宗祠,興建於明神宗萬歷八年(1580年),面積達4000平方米,祠堂原有中廳三門、東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為樓店,祠西為廚房。建筑結構為抬梁式構架,斗拱交疊,雀替均有精致的花紋。
宜黃縣選取吳家大院、八府君祠兩處國有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活化利用,其中吳家大院作為棠陰歷史文化陳列館,於2019年對外開放。八府君祠准備作為棠陰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展示棠陰夏布、棠陰花燈等。其余的古建筑和紅色遺址也已經全部免費對外開放。
位於撫河流域、坐落在棠陰鎮解放村大坪上的鍋底山遺址,為千年古鎮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鍋底山遺址與贛江流域樊城堆文化面貌一致,其發現與發掘為進一步探討樊城堆文化的內涵、分布范圍及發展脈絡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19年,鍋底山遺址成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鍋底山遺址公園的建設也讓千年古鎮更具吸引力。
如今的棠陰古鎮,文物保護利用都有了質的提升。無論是在初春的晨曦初照時,還是在夏末的落日余暉中,這個千年古鎮都會變得如詩如畫……
(作者為江西省宜黃縣博物館文博館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7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