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欣遇名师 崇德尚艺:记恩师姚治华 

袁惠贞

2015年10月09日13:50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鸟语花香的广州,我收到姚治华老师的北京快递。迫不及待拆开包裹得严严密密的信封,伴随着阵阵淡雅的墨香,眼前跳出“师恩难忘”四个苍劲有力的书法逸品。

回想此前,曾征询姚老师,可否为我即将出版的第二本书题名,远在北京的他在电话里关切地问道:“书本叫什么名字?”我说:“师恩难忘”。姚老师欣然赞许:“难得学生还记得老师,我一定帮你题。”凝视着这幅端正俊逸、刚柔相济、守法而不拘成规的题款,令我回忆起姚老师的艺术生涯。

姚治华老师为我新书题名

说到姚治华老师的丹青生涯,“擅长山水,精于人物”,是他最为人嘉许乐道的创作领域。

山 水 篇

在中国人物画殷厚的基础上,姚老师又摸索出极具鲜明个性的水墨、重彩、泼墨等中国山水画创作样式。

水墨画《芦荡飞鹤》发表在1985年10月25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日本当代画坛著名大师加山又造看后,马上致信姚老师:“看到你的画很高兴,你的创作手法新颖,立意鲜明,水墨用得很好,透明淋漓,很有水墨艺术情趣,水中的倒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看来你一直活跃在中国画坛。”

中国画《芦荡飞鹤》

令加山又造赞许有加的水墨画《芦荡飞鹤》,创作于1984年,宽285厘米,长110厘米,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该画属于花鸟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是姚老师用大写意与创新技法融为一体的作品。画面上明净的湖水,幽深的环境,占据画幅一半以上的却是浑融而多变的倒影——微波荡漾中的树影,夹杂飘游流动的浮萍。这片若隐若现的迷离倒影,依稀浸染出岸边茂密的丛林,以及上面几只掠水横飞的白鹤。

近处低垂的风中芦苇,衬托出逆风而飞的鹤群。错落有致的一行白鹤,是用“工笔”的技法塑造出来的生命群体,作品一气呵成,苍劲有力。飞翔的群鹤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了白与黑、动与静、散落与连片等视觉上强烈的对比反差,咫尺之间凸显出作品的丰富层次。

据姚老师介绍,占据大幅画面的湖光倒影,既是树也是水,既有影又有光,既是实又是虚。作品采用墨里加盐的技法,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被视作画中逸品。

重彩大写意作品,所用颜料厚重、施墨浓、覆盖力强,对此,姚老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往往使作品色彩更加浓艳奔放,同时也流露出姚老师内心深处澎湃的创作激情。

姚老师重写生,拜自然为师,他先后十二次登上黄山,赴黄山讲学、采风、写生之余,创作了一大批讴歌黄山的山水画。中国画《黄山飞瀑》就是一幅重彩大写意作品。姚老师从不同角度描绘黄山两峰之间倾泻而出的瀑布,飞流直下,如大河奔腾,在轻柔与静谧中可以感受到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 

中国画《黄山飞瀑》

除了描绘自然界的名山大川、飞云、瀑布、古树、奇石之外,为了反映人和自然之间密切关系,描绘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情况,姚老师特意在他的作品里配置的几个人物来加以衬托,画面上有几个游客在欣赏瀑布,这些人物在山水画中出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作品情景交融,以情观景,以景生情来丰富自然景象,抒发作者的情思,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正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真实写照。

姚老师在作品题记上写道:“百丈银河高挂,黑白分明如画。击鼓鸣雷直下,劈山开路不怕。要归大海无涯,溶入天边伟大。到那时方才说话,我说天上来,原居最低下。”以诗明志,以画寄情是该画的一大亮点。

中国画《巨龙雄魂》

泼墨是大写意的一种画法。是指落笔大胆、点染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技法。在中国画《巨龙雄魂》中,姚老师用他擅长的泼墨写意画法,豪放、随意、洒脱地描绘长城。画家笔下的长城像一条白色巨龙翻腾于苍山红海之间,通过面与线、红与白、厚与薄的种种对比,展示那浓缩的沧桑历史,凸现我中华民族之脊梁。

东起河北山海关,西延甘肃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堪称中华文化的建筑艺术代表之作。古往今来,以长城为选题的中国画多不胜数,但姚老师的创作手法跳出了传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写。

伫立画前仿如置身海拔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眺望,长城顺应险峻的山势,曲折蜿蜒,活脱脱一条蓄势腾飞的巨龙。崇山峻岭间如白色轻纱般缭绕的云雾,为长城笼上了一层神秘的感觉,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蕴。整幅作品充满着诗情画意。

仰视《巨龙雄魂》,画家只有具备深厚的笔墨功底,造型能力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才可能创作出寓意深邃、泼墨淋漓、水晕华滋、出神入化的上乘佳作。此画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综观姚老师的作品,花鸟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均有众多传世和收藏之代表作:

《芦荡飞鹤》于1984年为重建黄鹤楼而作。同时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漓江情》描写桂林风景,画面生动传神,再现船家形象,寥寥数笔,平添了点点生活的气息。据姚老师介绍,当年只是陪加山又造游桂林时的草稿,多年后进行再创作便成了得意之作。作品曾参加法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现代画展”。

2005年创作的《黄山朝晖》,泼墨敷彩,充分发挥了水墨淋漓流变的意趣,把“云飞山欲动,山色有无中”的意境,瞬息万变的意脉凝固为丹青妙作。后来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2008年,一幅长500厘米,高200厘米的巨幅中国画《黄河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完成创作,画家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撼山震岳,令观赏者无不心鼓雷动,该画现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

难怪当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李可染,一直以为姚治华醉心创作人物画。当他翻阅弟子出版的首本画集后,目睹当中这么多优秀的山水画,高兴得一连说了三个字“好、好、好!”,并高度评价“画得很有情趣,很生动。”

下一页
(责编:鲁婧、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