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吴山明:拓展千年宿墨审美的新实践【5】

《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50年从艺60年中国画艺术展》宿墨创作述评

钱晓鸣

2014年06月03日13:48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朝圣的老人

黄宾虹-吴山明给出“宿墨猜想”系统解决方案

如果说宿墨作为一个完整的中国画笔墨创作语言体系,可以这样说,黄宾虹用好了宿墨的“高音”部分,而吴山明解决了宿墨的“中低音”部分,这个延续千年的中国画“宿墨猜想”经过黄宾虹和吴山明的努力,现在已经有了好的结果。

黄宾虹对宿墨演进的方式是顺向思维,宿墨的特征本来是重墨,它一般很少有人进入淡墨的体系,黄宾虹是因为提倡用重墨山水,才想到浓宿墨,他的思维是顺向的。但是这个层次容易板结,为此黄宾虹多少年人们不理解。就是他的重墨的顺向思维,他在焦墨中留出空白来。就是在凝重中需要一种空白、虚的地方,产生一个很厚的,又有灵趣的表现背阴山水的意境。

黄宾虹开始山水人称“白宾虹时期”,他后来变成黑不溜秋进入了“黑宾虹时期”,一般人都不理解,看不懂,长期以来,黄宾虹的画因变法变得怪都难以卖出去。包括他的学生都说看不懂。当年只有傅雷独具慧眼指出:“黄宾虹早年绘画虽取法前人,但其仍用自家法,且并没有学到古人最佳处。如果黄宾虹没有晚年的创新,那么,黄宾虹对绘画史是没有重大意义的。”但黄宾虹自己很自信,据说他多次说,我的画要等50年才看懂。结果从他逝世到2005年黄宾虹作品随着书画市场的繁荣大涨正好50年左右。

吴山明的宿墨创作我们可以看做是逆向思维,吴山明把重墨这块放开了,在拓展以中、淡宿墨为主的这块跟黄宾虹拉开了距离,把宿墨的中淡墨开发出来。吴山明这个逆向思维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明快感,并产生一种新的痕迹美。它带有一种拓印感性质的痕迹美。书法界有碑学、帖学之争,传统中国画家长期以来更多地是从帖灵动里面吸收用笔趣味,现在吴山明直接从碑拓里面吸收因素,学的是书帖的灵动与精到,近三十年来吴山明追求的是碑拓的凝重与沧润,这样他就在淡宿墨当中作了一种变革性的试探,这显然是成功的。

对中国的传统笔墨的方式,吴山明所做的和以前有所不一样,是补充,也是笔墨形式的一种变异。吴山明所探索的宿墨语言变异确确实实是与传统完全关联的一种变异,它处在大道上的之中。这种变异对人物画、还对山水画、花鸟画都是会有大的推动作用。吴山明从人物画切入这种变异,进入它一种很特殊表现方式,落墨的方式,其结果是直接带有拓印性质的,而这种拓印感觉是直接随运笔抒发出来的,不是印拓出来的,因此不是工艺性的肌理,而是可控的肌理拓印笔迹痕,这种拓印感古人一直在想追寻的东西。古人是认为苍茫,古朴的东西是高品的,而吴山明淡宿墨却自然地在表现苍润。

王国维先生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鲁婧、潘佳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