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艺术新青年——当代百位中青年艺术家优选计划

“艺术新青年·当代百位中青年艺术家优选计划”研讨会【17】

2019年01月21日16:25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写意画家吕杰晓在研讨会中发言

写意画家吕杰晓在研讨会中发言称:“很荣幸参加人民网组织的这个活动,以及和诸位一起在这里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和美育的相关问题。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基本上把当前绘画艺术创作和美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揭示、总结的比较全面了。在这里,我只想就我本人这些年在绘画探索、创作实践中,面临的文化建立的问题,谈一点个人体会。

我们知道,无论在东方、西方,艺术创作的面貌,一直在不断演变。从立意到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是越来越丰富了,也派生了很多的流派和风格,为世人所瞩目。但我觉得,一切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只是花样,关键在形式技法背后的那个东西――文化基础,有没有真正的建立。这是衡量艺术品最重要的因素。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是首先要注重的。当然,我不是说形式和技法不重要,只是说,如果脱离了文化基础,过多注重于在形式的玻璃上磨花,很容易落入舍本逐末的危险。

那么,文化基础又是如何建立呢?不可否认,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时代,我人既不能固步自封,又不可随波逐流。具体到艺术家个人,如何契入和建立,是值得艺术家们思考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途径。从我个人来说,还是倾向于立足我所生长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古代人类文化,虽然门径不同,其本质却是趋同的,譬如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观其一生行持,就是趋向一个‘道’字,这是人类文化的根本。我们中国文化,上古、中古人也是重道的。后来,说到中国文化,就是义理、辞章、考据。从重义理到重辞章,再到重考据,总体上其实没落很多了。在《尚书·大禹谟》里,舜对大禹曾说过四句话,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华心法’,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惟危,是危险的危,说明人心就是容易蹈险入恶,修养之不易;道心惟微,这个微,是微妙难测的。那么如何通达道心、如何做事,就在‘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走专精至诚的路子,体现在为人处事,就是合于‘中道’。说起来就很深了,限于时间,这里不多探讨了。

刚才,来自宝岛台湾的游雯迪女士,从水墨审美方面谈的不错。看到她,我想起上学时,我们班里也有一位台湾来的同学,叫蔡欣淳。记得上书法课,她拿着那个古代字帖直接就可以读了,我们还有很多字不认识,甚至查字典也查不到。我就很惭愧,那时我们的老先生宁宗一先生,就经常提倡我们留心学习繁体字,确实是很有深意的。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曾说过,简化字是给没文化的人看的。我早些年对这话不以为然,这些年,随着研究我们传统文化和文字不断深入,深切感受到这一点。说到文字,话题就长了,似乎有点跑题了。其实,我就是想说文化的建立,是不容易的,连最基本的承载工具――文字,都要留意。

时间有限,就不多说了。刚才只是就艺术创作中有关文化建立的问题,谈一点我个人的粗浅知见,欢迎诸位批评和指教。”

(责编:鲁婧、赫英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