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鎮館之寶提到甘肅武威作為漢代邊關屯戍重地及絲綢之路重鎮,出土了很多珍貴的漢代木雕。除了木雕俑之外,這裡的木雕還有一種極具特色的品種,就是獨角獸木雕。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彩繪木獨角獸(如上圖所示),高35厘米,長93.7厘米,分體制作身、角、尾、足,再黏合而成,通體用紅、黑彩繪,一側涂白色。
獨角獸又名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如果說農牧動物的木雕更多表現了漢代人的世俗生活,那麼獨角獸木雕則體現了漢代人生活中神異的一面。據《晉書·輿 服》記載:“北荒之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明辨曲直,見人斗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這其中談及的獬豸便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中國獨角獸。獬豸在古時 代表剛正不阿。傳說,古代執法者無法判定原告被告誰是誰非時,會將獬豸放置公堂之上,當驚堂木拍響的瞬間,獸角抵向誰,誰就敗訴。
典故的真假暫且不論,獬豸與其典故所映射的重法度、論法理的社會形態及法律管制形態,卻將當時政權管理中法理並用、公正嚴明的目標呈現得淋漓盡致。
武威磨嘴子漢墓中的獨角獸被放置於墓葬門口,是為了起鎮墓辟邪的作用。獨角獸為鎮墓獸的一種,這種虛幻的動物最早見於先秦楚墓,是為震懾“鬼怪”、保護 死者而設的明器。楚墓獨角獸鎮墓多為虎首,刻成卷眉,瞪目,毗牙,咧嘴,猙獰恐怖,其角為真鹿角。底座有圓形、方形和梯形。而武威磨嘴子漢墓中的獨角獸多 為身繪紅、黑彩,長角長尾,四腳分叉而立,整體呈前半身緊繃相抵、后半身蓄力待發狀,似公牛相抵撞瞬間的發力狀態,表現出獬豸雄強的力度和威猛的氣勢。
整個河西地區的墓葬鎮墓獸造型與楚國墓獨角獸造型形成鮮明對比。自漢代,原產於非洲的獅子和犀牛的形象,經烏戈三離國(今阿富汗)被引入中國后,富有創 造力和嫻熟技能的河西匠師便將獨角獸的造型融合了獅子、犀牛的特征,形成了神異的動物形象。這充分反映出漢代河西地區文化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