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陶瓷著迷的許建林。
“股票虧了,等個十年八年的,說不准下一輪牛市到來之際,就可以回本翻盤了,而如果花大價錢買到假古董,那想翻身隻能是等到一百年后,因為過了一百年,就算是假古董也都成了真古董。”
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古陶瓷鑒定專家許建林暢談“收藏江湖”: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林洪浩
時下有一句很熱的話叫“盛世話收藏”,是指在國強民富、太平日久的時代裡,收藏古董正成為民間熱衷的一項投資理財方式。不過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古陶瓷鑒定專家許建林卻認為,收藏古董需要謹慎。
許建林說,他從小著迷古董,大學學的是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后立志終身從事文物鑒定事業,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了30多年,到現在都不敢說自己鑒定的古董是百分之一百准確。現在社會上的各類文物古董鑒定專家一大堆,有的人可能連真品都沒摸過幾件,再加上如今騙術層出不窮,因此他奉勸古董收藏愛好者一定要虛心學習、找對名師以及盡量去掉急功近利心態。
搞好收藏要有“收破爛”的心態
今年50歲出頭的許建林說,有的人玩收藏很盲目,一開始就砸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地砸進來,其實搞收藏一開始最好要有“收破爛”的心態。
許建林出生於廣東羅定縣,讓他走上文物鑒定這條路的是他在鄉下收破爛的姑丈與舅父。
“上世紀70年代,我的姑丈與舅父都是收破爛的,每天他們都穿村過鎮,從民間收集各種各樣的古玩,那時古董造假的風氣還沒有形成,山區的古玩大多都是真的。別看他們是收破爛的,但見多識廣,小時候,我就經常聽姑丈與舅父在交流古玩方面的經驗,很是著迷,覺得這裡面不僅是一門生存的手藝,還有著大學問。讀大學時我就堅定地選擇了古代歷史專業,到畢業后走上文物鑒定這條路,這些都與童年的影響有關。”許建林說。
許建林說,這些年他到全國各地出差,每次辦完公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逛當地的農貿集市,去淘一些民間古玩。他表示,“這些物件一般都是幾百元或幾千元,有的是古董,有的只是民間工藝品,看到喜歡的我就買回來,作為研究學習的樣本。對很多剛涉及收藏界的人而言,一開始最好就是多跑多看多接觸,就算看到很心動的也不要沖動,因為你的學識積累得不夠,眼光還沒有培養起來時,很容易被表面迷惑以致上當。所以,先把收藏當收破爛一樣地去看待,練就你的平和心態。”
鑒定三秘笈:知識+名師+實踐
許建林說,現今古玩“磚家”滿天飛,有些人一上來就給你講得一套套,上下五千年說一通,很有蠱惑力,真正成為一個文物鑒定專家哪有這麼容易。“系統知識+名師指點+實踐訓練”是成為文物鑒定專業人士的三個必備條件。”許建林說。
“首先是系統的知識學習,因為文物的類別多,比如字畫、玉器、陶瓷、家具等等,而陶瓷裡面又分漢陶、唐三彩、元青花、明清陶瓷等等,每一個門類的知識都博大精深,你隻能選擇其中一個門類,然后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學習研究。其次就是要找到好的老師。光看書是不行的,文物鑒定這一行,很講究找對師傅。”
1994年,省文物鑒定站派許建林到國家文物局揚州培訓中心進行學習,這是國家文物局專門為全國各地區的文物鑒定機構、國營文物企事業單位所設立的培訓機構,任課的老師均是全國一流的文物鑒定大家,畢業后通過考試還有國家認可的文物鑒定証書。“當時給我們古陶瓷提高班授課的都是中國文物陶瓷鑒定界的泰斗,如耿寶昌等。名師可以給學員指明方向,不至於誤入歧途,而培訓中心本身就收藏有很多的文物標本,有很好的標准器可以觀察觸摸,這跟去博物館隔著玻璃櫥窗來看文物是完全兩碼事,因為文物鑒定有培養起專業的眼光,必須要與實踐結合,不僅是看,還要講究上手的感覺。揚州班對國內的文物鑒定界相當於黃埔軍校一樣,這個行業的人隻要一說自己是從揚州班畢業的,都可以找到師承關系。”
文物鑒定可以救人亦可以騙人
廣東省文物鑒定站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個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之一,也是廣東省內官方指定的文物鑒定權威機構。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權威部門,對一件古董的鑒定亦是十分慎重。
許建林說,現在文物鑒定領域比較混亂,到處是專家就不必多說了,最可怕的是還有很多各類的商會、協會以及拍賣行,隻需要花一點錢,這些民間機構都可以出具一份什麼鑒定証書、收藏証書之類的,很多人也因此成為了冤大頭,花了一大筆錢,買回來一個假古董和一張沒有任何效力的証書。
“以廣東省文物鑒定站為例,作為官方指定的文物鑒定機構,我們對一件物件進行鑒定,必須要三名及以上專家共同鑒定,鑒定完后參與鑒定的專家都要在上面簽字畫押,如果其中有專家意見不一致的,還要將不一致的意見寫上。而這些蓋了公章的鑒定書隻能是對文物的性質進行一個鑒定而已,不會作為市場的參考,更不可能在上面直接寫上價格。”許建林說。
許建林說做了三十多年的古陶瓷鑒定,真是看遍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其實搞文物鑒定,如果你想使壞去騙人,是有能力的﹔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救人。做一行,要最終站得穩立得正,講究的還是你的人品與信念。”
許建林講了前幾年他接觸過的一件事例。前幾年有不少電視台都開鑒寶節目,一位深圳的老板某先生,在某個文物商手中花了幾千元買了一件“明代青花瓷”,然后拿著它去參加了一個電視台的鑒定節目,節目中那些專家告訴他這是一件真古董,值5千萬,還給他出具了收藏証書,某先生高興得幾乎暈掉,覺得自己奮斗了一輩子,也才賺了幾千萬的身家,沒想到幾千元撿到大寶貝。X先生回來后,又去找那個文物商,后來陸陸續續花了近3千萬的現金從文物商手中買了一大批“古陶瓷”回來,一年后他的生意出現危機,於是想將手中的文物賣出去變現,不料沒有一件可以賣得出去,很多買家一看都說是假的,但X先生怎麼都不相信。“那一天,X先生帶著老婆和小孩來到鑒定站,讓我們鑒定那件“明代青花瓷”,我跟他說這是假的,他當場差點暈倒。像這樣的事情,這些年在鑒定站經常發生。”
“我一再勸告那些想搞古董收藏的朋友,一定要從知識、心理、資本做好准備與規劃,絕不能將吃飯的錢都扔進來玩,否則一旦被騙,就隻能去討飯。炒股與玩收藏相比,后者的風險更大,如果花大價錢買到假古董,那想翻身隻能是等到一百年后,因為過了一百年,就算是假古董也都成了真古董。”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