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澤攝影藝術評論集【4】--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專題>>邵華澤書法攝影展

邵華澤攝影藝術評論集【4】

2013年08月22日14:13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手機看新聞

責任·愛好·責任

——讀《邵華澤海外婦女攝影集》

邵華

我與華澤同志相識多年,他在擔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期間,我們交往很多。每當臨近毛主席的重要紀念日,他總會向我約稿,對於兒子新宇的文章,他總是熱情鼓勵一番,讓小輩歡欣鼓舞。社會上一些公益活動經常請我出謀劃策,有機會我就請教華澤同志。他政策水平高,見多識廣,又懂得宣傳藝術,建議總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他寫得一手漂亮的小楷,人又非常隨和親切,需要他支持,隻要我張口,他都非常爽快地答應,不講任何條件。我還拜讀過華澤同志的不少文章,從心裡深感受用,敬佩他的博學與寬厚。

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機緣了解他對攝影的痴迷,直到有機會從朋友那裡看到他的海外攝影畫冊才猛然發現,他的作品不僅內容題材豐富,更透露出厚重與沉穩。當我了解到這些作品都得來於他出訪的間隙,更驚嘆他的勤奮與用心。2003年,他出訪土耳其、突尼斯和摩洛哥三國,全程14天,僅官方安排的活動就有16場,作為團長,他個人接受媒體採訪7場。就是在這樣奔波的情況下,他堅持早起晚睡,見縫插針拍了數十卷膠卷,收獲了不少好照片。這兩年,他連續出版了3本海外題材的攝影集,舉辦了3次海外題材的攝影展覽,他的攝影藝術成就也漸漸像他的書法作品一樣為更多的人所知曉、欣賞和肯定。

中國攝影家協會一直有意吸收他成為會員,他總是謙遜地說:“我不是攝影家,還是小學生,作品很一般。”2005年“兩會”期間,協會舉辦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誼會,我再次提出希望他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也許是受當時氣氛的渲染,這次,他爽快地答應了。《中國攝影報》頭版特意以《全國政協常委領銜 446人入會》為題,報道他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表達我們大家希望他為中國攝影事業發展做更大貢獻的願望。

由於華澤同志的特殊身份,攝影於他已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工作的示范和引導。他是在當《人民日報》總編輯時拿起相機的,目的是在報社上下樹立一種重視新聞攝影的氛圍。他的“兩個提高,一個關鍵”的觀點,至今都影響著新聞攝影的發展。最近幾年,他更是用一張張傾注他心血的照片,作了很多促進世界友好和文化交流的益事。出訪歸來,他總是將拍攝的照片或刊登照片的報刊寄給對方,以表達尊重。出版《邵華澤海外兒童攝影集》后,他把書贈予了收有31國兒童的駐華大使,廣受贊譽。墨西哥大使李子文說:“該影集將會為加深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起到橋梁作用”。用攝影搭建友誼橋梁,促進文化交流,如今已成為華澤同志自我加碼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又是這樣一本心血之作,華澤同志把即將出版的《邵華澤海外婦女攝影集》拿給我看,真的眼前一亮,一種幸福感受蕩漾心間。作品亦如他一貫的風格,美好、深邃、平實、厚重。從日本明星栗原小卷到南非的土著少女,從戀愛的美好到哺乳的慈祥,生計奔波的老嫗、無憂無慮的孩童,職場的打拼、休閑的快樂……畫冊收錄了華澤同志近幾年在世界各地攝獵的半邊天風採,他用他的友善和愛意,為我們勾勒出37個國家婦女的五彩斑斕。

“世界上少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看了《邵華澤海外婦女攝影集》,想起了冰心老人的這句話,全世界女人的真善美是共同的。此刻,我仿佛與五大洲不同膚色的姐妹們有了心靈的息息相聯,作為女同胞,我要謝謝華澤同志。

2006年4月

(作者時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

(責編:魯婧、張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