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澤書法展”展覽現場
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 徐紅梅)由人民日報社、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邵華澤書法新作展”、“邵華澤世界風情攝影展”於2013年8月22日至9月7日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
應作者之意,此次展覽不舉行開幕式、不剪彩,懇辭花籃。展覽展出了90幅書法作品、120余幅攝影作品。參展的書法作品,主要為近兩年的新作,涵蓋楷書、行書、草書、隸書諸體,內容以古代、近現代詩詞以及自作詩為主,從小楷到榜書,從扇面到長卷,形式多樣,內涵豐厚,呈現出或敦厚、或雄強、或清雅的正大氣象,各具神採。 此次展出的攝影作品,以風光和人物為主,紀實性與藝術性兼具,光影分明,構圖和諧,平實中見優美,沉穩中見深邃,匠心獨運。這些從數萬張作品中遴選出的佳作,是作者20多年來在國內和出訪40多個國家的行程中,對當地風土人情、美的瞬間的生動捕捉,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交相輝映中體現了對人類家園的禮贊,以及鏡頭后展開的深層思考。
“邵華澤攝影展”展覽現場
邵華澤先生1933年6月出生於浙江省淳安縣,1951年參軍, 195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班,歷任第二軍醫大學哲學教師,解放軍報社副社長、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和社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他是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現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西泠印社顧問,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名譽會長。中將軍銜。
作為我國新聞界的一位老領導,邵華澤先生不僅在新聞理論方面造詣深厚,在書法、攝影領域也頗有建樹。
書法方面,邵華澤先生幼承家學。其父邵宗伯先生擅隸書,出版有《邵宗伯先生法書》,得啟功先生盛贊。書學蒙養之功的基礎上,臨名家碑帖,閱前人書論,虛心與書學前輩、同行切磋技藝,數十年筆耕硯池,自成面目。他以行楷見長,兼擅隸書。他取顏體端正平和之態、雄強恢弘之勢,得漢隸朴茂之質、古雅之風,故書風圓融內斂、雄渾厚重,尤其是他的大字有榜書之美,最能體現其筆力與骨氣,以及其書法創作的純正品性——以大道為上、正氣為上。一如啟功為其所書毛澤東詩詞長卷所作之跋:“書,霽晚蕭晨興不孤,揮洒處,歌舞滿天衢。書,真草隨心筆自如,天作紙,雲物卷而舒。書,一卷詩詞韻有余,精意寫,字字似明珠。書,巨細咸宜藝最殊,山岳重,腕底變通途。”
攝影對於長期從事新聞工作的邵華澤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責任。作為一名老報人,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和新聞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見証人和參與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對新聞攝影重視不夠。1990年8月20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和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在銀川召開首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邵華澤在會上作了“兩個提高,一個關鍵”的重要發言,對於90年代報紙“圖文並重”的進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作為總編輯的邵華澤親力親為,除了在報社採取多種措施加強新聞攝影工作之外,自己也拿起了照相機,不懈地學習探索,至今已堅持了20余年。有專家稱道他的攝影作品是“理性的詩、感性的畫、立體的藝術”。2002年他訪問印度所拍攝的作品,結集出版並舉辦展覽。2004年印度總理瓦杰帕伊訪問中國時,稱贊他為促進中印兩國的友誼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邵華澤先生出版有《邵華澤書法近作·海外攝影集》、《邵華澤書楹聯選》、《邵華澤題寫報刊書名選》、《邵華澤印度攝影集》、《邵華澤海外兒童攝影集》、《邵華澤海外婦女攝影集》、《邵華澤海外風光攝影集》、《海外印象》等。他曾於日本、韓國以及紹興、青島、台北等地舉辦書法作品展,在天津、泉州、沈陽、北京等地舉辦攝影展。他的攝影作品《深情的感嘆》獲1978——1998改革之光中國新聞攝影精品賽總編輯獎,《人之初》獲2007年首屆將軍攝影展銀獎,《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獲200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攝影展暨全軍第一屆攝影展特別獎。1990年8月20日發表的《兩個“提高”,一個“關鍵”》一文,獲全國新聞攝影論文一等獎。
邵華澤每次書法和攝影的展覽或出版,總是廣泛聽取大家意見,也求藝於深厚,求思於廣大,求情於真誠。這次,年屆八十高齡的邵華澤先生同時推出兩個展覽,一如既往,意在求教於大家,意在有所長進。
邵華澤先生(左)與著名書法家李鐸先生(右)在展覽作品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