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垣搜集的一些仿古青花瓷标本。
30余年醉心收藏古瓷,逾10万件残片标本开门迎客
南方收藏眼
常言道,艺术品市场水很深。对刚入行的收藏者来说,古玩城、拍卖行和民间古董贩子手里的“好东西”琳琅满目、包罗 万象。然而,没有“真品承诺”,你敢相信吗?政府办的公共博物馆是公认最可靠的文物收藏机构,但是,那些珍贵稀罕、价值连城的国家瑰宝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近 距离上手把玩的,更不要说带上你的东西过去对比一下。对于想真正接触陶瓷和研究陶瓷的爱好者来说,经常会在现实中遭遇上述两难境地。
怎么办呢?
在高古瓷里边沉迷和赏玩了30年的大收藏家、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谢伟垣看来,倘若整器难得一见,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古陶瓷的残片。收藏和分析残片,是开启古陶瓷殿堂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番禺建古瓷残片博物馆
在 广州番禺区西环路荔园新天地旁边的小巷,最近“迁来”了一栋古建筑,大门青瓦灰砖,门口挂一副老木匾对联“丹桂结银台红开一品,卿云浮宝鼎瑞接三台”,横 额黑底金字“五福堂”。不明就里的人一看这个门面,或许马上就会猜想,这是哪位土豪心血来潮给自家兴建的“老宅新居”。
实际上,这是番禺的大收藏家谢伟垣创建的一座古瓷标本博物馆。
在 该馆正式开业前,南方日报记者就在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的帮助下获得了一次先睹为快的机会,成为五福堂建成后的第5位外来参观者。进门绕过一面大屏风,是一个 近百平方米的小庭院,四面大墙均密密麻麻地挂满了从汉代以来各个朝代的古瓷片,除了老百姓广为熟知的元明清青花瓷外,还包括从汉代到民国全国数十窑口的青 瓷、黑瓷、彩瓷等多个瓷种。
除了墙壁裸列的一般常见的残片外,主人家还特意以玻璃柜的形式展出了一些更为稀少和珍贵的瓷片,譬如元 代青花进口料残片,明嘉靖回青料、蓝釉刻花残片,明代正德和弘治年代的娇黄釉残片,宋代五大名窑里边的“官、汝、钧,定”四个窑口的残片,哥窑由于古窑址 至今未找到、学术界尚存争议,因此馆方出于保守慎重起见除列。据了解,该馆所展示的瓷片标本,是谢伟垣聘请的鉴定团队,从十余万件官窑、民窑瓷片中甄选出 来的。
记者进入该馆,发现最为奇怪的一点就是,不管是何等珍贵的瓷片,只要是馆方决定拿出来展示的标本,一概陈列在户外。对此,谢伟垣解释,要观察和研究残片最真实的原貌,就必须把它们放在日光底下。
高 古瓷最困扰藏家的就是其真假辨认的问题。谢伟垣馆藏这么多瓷片,都经过权威部门鉴定保真吗?在该馆入口处,记者看到一份壁书《敬告》,开门见山就指出: “由于陶瓷制作跨越年代长、窑口众多、特征各异,年代工艺更迭和认知的差异,错漏在所难免。我们的宗旨是宁缺勿滥,不断补充,逐步完善,杜绝新仿赝品。” 为了鼓励古瓷爱好者加深对馆藏品的研究,谢伟坦还特别在这份《敬告》申明:各位方家如在展板中慧眼发现有现代新仿的,经过证实确认后,即奖励500元或宋 代定窑瓷片标本一片。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