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残片:古瓷入门金钥匙

冯善书

2015年09月14日08:24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残片:古瓷入门金钥匙

  ■对话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谢伟垣:

  再完美的仿品也不可能跟真的一样

  南方日报:有人说,搞古陶瓷收藏,必须要多看多上手。

  谢 伟垣:不管是用仪器,还是用人工的方法来鉴别古陶瓷,其实用的都是同一种办法:类比。即拿鉴定物与古陶瓷标本进行比对。如果不经常上手,大范围地接触和认 识某一瓷种在不同年代的胎骨、釉色、花纹、图案、工艺、造型,我们就无法对不同的瓷器进行对比,也就无法鉴别它们的真假。

  南方日报:为什么说看残片,比看整器更容易掌握鉴别真假的知识?

  谢伟垣:残片的信息量更大。很少人愿意对整器进行损伤,特别是一些珍贵的整器。因此,对整器,往往难以获得它的内部信息。残片就不一样了,它本来就有很多断面,可以直观地看到胎骨里边的特征。残片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更为立体的印象,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认识经验。

  南方日报:除了为陶瓷研究和陶瓷鉴赏提供服务外,您收藏残片标本,就没有其他目的了吗?

  谢伟垣:残片和整器不一样,其投资价值非常有限。可以说,大多数的残片是没有投资价值的。虽然今年3月份我在景德镇残片调上也见过一件开价5万元的元青花残片,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与过去相比,残片的市场价格虽然提高了,但与整器相比,还是非常低的。

  南方日报:您说过假的就是假的,它不可能跟真的一模一样,身上总有可以识别的线索。

  谢伟垣:对。拿青花瓷来说,现代最牛的仿古瓷专家也不可能生产出与元青花一模一样的东西出来。器型、图案、花纹、颜色、工艺都可以复古,但原材料做不到。譬如元青花用的伊朗进口原材料,现代人怎么去找出跟元朝一样的原材料出来。仿的始终是仿的。

上一页
(责编:魏欣宁、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