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從全國搜剔到的藝術精品,乾隆鑒賞后往往加蓋“乾隆御賞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章,以示珍藏之意,然后讓各精其道的儒雅詞臣,分門別類,編為目錄,經皇帝審定,再編印成書,如《西清古鑒》、《寧壽鑒古》系古銅器目錄集,《西清硯譜》系古硯目錄集。
早在乾隆八年,他就決定,要將內府收藏的書畫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理。首先將有關佛教和道教的作品,編撰成目錄《秘殿珠林》;第二年,包含全部書畫藏品的《石渠寶笈》開始編撰。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整理工作,它將為存在了兩千年的中國宮廷書法繪畫收藏畫上一個句號。完成后的《石渠寶笈》,包括續編、三編共成書225冊。這是明清兩代,600年宮廷收藏的總結。也是歷代帝王收藏的最后規模。全盛時期的清代宮廷收藏,大約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這就是中國古典書畫作品當時的最大規模。而乾隆皇帝最引為自豪的,當是數十載如一日地對歷代書法名帖的搜集了。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王旬《伯遠帖》最為乾隆所寶愛,乾隆十一年他將這三件東西藏在大內養心殿西暖閣內,並以“三希堂”名之。
乾隆四十四年,皇帝命將內府珍藏的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和馮承素所摹的《蘭亭序》四個真本,《戲鴻堂帖》中“柳公權書蘭亭序”原刻本、於敏中奉旨為這個原刻本填補闕筆的全本、董其昌的《蘭亭序》臨本,以及乾隆手臨董其昌《蘭亭序》本--一共八種《蘭亭序》本墨跡刻石,名“蘭亭八柱”。
除了書畫之外,乾隆皇帝還熱衷倡導青銅器的收藏和鑒賞。除了宮廷收藏,官僚士大夫中普遍形成了嗜古收藏的風尚,出現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收藏大家和古文字學家。他們不僅親自鑒定考証,而且還著錄摹拓,著書立說,相互辯駁,於是隨之而來的考據之學又大行其道。此風一起,影響了差不多將近200年的收藏界和知識界。
此外,乾隆年間瓷器和景泰藍制品日趨精美,牙雕工藝也有很大提高,凡此種種,都與乾隆帝的廣泛賞玩興趣密不可分。
從現在留存下來的詔諭、典籍和行為中,我們可以發現,乾隆受到了太多的贊譽,卻極少自我反省,他對一切外國人進獻的禮物都感到好奇。但關於這些外國人的國家,他從不感興趣。乾隆帝去世后四十年,鴉片戰爭打響,至此中華帝國的輝煌盛世宣告結束,再過十年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中國政治社會的疲態全部顯現。有研究清史的專家預測,如果沒有西來的外力,中華帝國的余輝肯定會將照射得更為長久,然而衰落是必然的事實。
清朝完了以后,乾隆的收藏流於民間,大多數流失海外。2008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經多方努力,籌集到一組乾隆的藏品。如乾隆使用的“寶騰”佩刀、鎧甲和全套馬鞍等。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乾隆御制《大閱第三圖·閱陣》手卷,該卷長15米,為金昆、郎世寧等10位乾隆期宮廷畫家所畫,記錄了乾隆即位后首次在京城南苑檢閱八旗兵共二萬人的盛況;畫上,乾隆神採奕奕地騎著白馬,看著他的子民,壯觀的檢閱隊伍禮儀感庄重,有條不紊,一個強盛的如日中天的帝國躍然紙上。
最后的拍賣結果,清乾隆御制《大閱第三圖·閱陣》手卷以6786萬港元成交,刷新清代宮廷御制畫作世界拍賣紀錄;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以6338萬港元成交,刷新白玉世界拍賣紀錄。單單兩件拍品,就成交一個多億,這對乾隆來說,不知道是安慰還是諷刺。
評論:淺談乾隆及其書畫收藏
清高宗即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是清王朝第六位皇帝,入關后第四位皇帝。25歲登基,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其在位六十年,遜位后做了近四年的太上皇,實際掌權長達六十四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
乾隆繼位以后,首先緩和雍正在位時期所造成的朝野緊張氣氛,在政治上改變其父雍正苛嚴治國之弊,釋放了雍正末期因貽誤軍機而判死罪的重臣岳鐘琪、傅爾丹,重新賜予叔父允?、允?的爵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還為前睿親王多爾袞昭雪,恢復其王爵。實行“寬嚴相濟”的國策,整頓吏治,設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漢族知識分子,撫慰在雍正朝備受打壓的皇親國戚;經濟上鼓勵農耕,興修水利,豁免錢糧,呈現了強勁的經濟發展;軍事上為維護領土主權完整鎮壓西部叛亂,抗擊廓爾喀(今尼泊爾)對西藏的入侵,平定台灣的叛亂,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的帝國疆域。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