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唯一完好無損出土的紅山時期彩陶雙系罐、紅山時期代表圖騰玉豬龍、展現五千多年前人類高超打孔技術的勾雲形玉佩、流光溢彩的遼代三彩釉子母獅形硯滴、雕工精密的元代牡丹龍紋金釵……一件件國寶級文物,靜靜地躺在展示櫃裡。
今年上半年,在公安部指揮協調下,經文物保護部門全力協作,以遼寧省朝陽市公安局為主組成的專案組艱苦偵辦,歷時9個月,終於偵破這起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75人,摧毀盜墓、倒賣文物犯罪團伙10個,追繳文物1168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5件(套)。無論是抓捕人數還是追繳文物數量,都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之最,堪稱“共和國涉文物第一大案”。
龐大犯罪網絡浮出水面
2014年開始,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來了不少外人。有的詢問農產品價格,有的自稱是收藏家和學者,有的則成天泡在村裡賭博……這些人身份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特點:有意無意間,都在打聽有沒有“片子”。所謂“片子”,就是指農民耕地時挖出來的破碎陶片。
同時,在牛河梁遺址保護區外圍區域出現了探挖痕跡。不久,保護區內的6號、12號遺址地點也發現幾個探坑。此外,建平縣的遼代古墓葬被盜掘……“這些探坑的出現絕非偶然,背后可能有重大案情!”發現情況的朝陽市公安局組成專案組,開始偵查。
經過近一個月調查走訪,專案組發現了一個活動於朝陽及周邊省市的盜掘古墓團伙的蹤跡,專案組對這個團伙進行了嚴密布控。從仲夏走到深秋,從深秋查到初冬,專案組將以姚某某、馮某等為首的多個盜掘團伙、80余名涉案人員逐一納入視線,掌握了他們盜掘紅山文化遺址和古墓葬、倒賣文物的作案網絡及相關証據。
經過進一步縝密偵查,一個龐大的作案網絡輪廓更加清晰——10個團伙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活動呈專業化、鏈條化,盜墓、轉運、收藏、倒賣一條龍,涉及7省份10多個地市。
收網行動全面告捷
2014年12月7日凌晨5點,案件第一次收網。
一場迅疾的抓捕行動在遼寧、內蒙古、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7省份10市同步展開。此次落網的涉文物作案團伙多達9個,團伙之間關系盤根錯節,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1號團伙頭目、在盜墓圈裡人稱“關外第一高手”的姚某某。
擒賊先擒王,抓捕姚某某是收網行動的關鍵。2014年12月7日凌晨,辦案民警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一賓館將剛剛入睡的姚某某摁在床上。與此同時,其他9支抓捕行動隊同步展開抓捕行動,在6小時內抓獲犯罪嫌疑人78人,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
近日,第二次抓捕行動展開,以犯罪嫌疑人程某為首的29人落網。
追繳文物1168件套
“由於涉文物犯罪的特殊性,我們在抓捕行動后立即進行追繳工作。”專案組民警告訴記者。如果不能在控制嫌疑人的第一時間搜查贓物,文物很可能被犯罪嫌疑人轉移甚至倒賣出境。一旦被轉賣,不僅意味著重要証據丟失,也會造成國家珍貴文物的流失。
據介紹,在成功抓捕1號團伙成員劉某時,專案組民警隨即對劉某的家進行地毯式搜查。按照偵查掌握的情報,劉某家中應該藏匿有一件紅山文化時期的勾雲形玉佩,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劉某本人也拒不承認有勾雲形玉佩的存在。
為保萬無一失,辦案民警再一次對劉某家中每一個角落進行了仔細搜查。耐心終有回報,民警在給炕供熱的炕洞裡找到一個黑色塑料袋纏成的小包。小包裡面是報紙包成的紙包,打開紙包,裡面正躺著那件勾雲形玉佩,還有一堆馬蹄形玉箍。
枯井中、馬桶水箱裡、牆壁的暗格內……除了炕洞,其他抓捕組民警在一系列隱秘的地方找尋到一件件珍貴文物。截至目前,朝陽市公安機關已成功追繳文物1168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5件(套)。
遼寧省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說,隨著文物收藏熱升溫以及收藏市場不斷開放,盜掘倒賣文物犯罪形勢日趨嚴峻。此次公安部督辦案的偵破,將對涉文物違法犯罪活動產生強大的震懾作用,為今后打擊盜掘倒賣文物案件提供寶貴的經驗。
(據新華社沈陽5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