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天日的“王八”與斷成兩截的石碑。
本報訊(通訊員 張麗 記者 高健)日前,一對總重量近30噸的漢白玉“王八馱石碑”在通州區漷縣鎮穆家墳村出土。這對石碑距今已經300多年,“文革”期間曾被埋於土中,歷經40余年,終於重見天日。
昨日,記者來到穆家墳村南,農田裡,挖掘機正在作業,旁邊一男子在臨時帳篷前“看攤兒”,一打聽,才得知新出土的“王八馱石碑”就暫放在不遠處的麥田中,一左一右,用花格塑料布蓋得嚴嚴實實。
在三五個村民的協助下,褪去麻繩和一層層塑料布,一對“王八馱石碑”露出真容。石碑各高約4米,寬1米,厚度約0.4米,碑座也各有一人多高。一對石碑均是瑩潤潔白的漢白玉石材,總重量預計接近30噸。
碑上的文字字跡工整雋秀,一塊刻滿文,另一塊刻漢字。經通州區文物專家周良鑒定証實,石碑所屬墓主名叫穆旦,生前身份為清康熙年間左都御史,死后追加三級,且碑文為康熙皇帝口諭,傳說是劉墉執筆,由此可見穆旦在朝中身份不同凡響。這石碑距今已經300多年,“文革”期間“破四舊”被埋於土中,歷經40余年,終於重見天日。
出土文物的具體地址,是村民孫德元家的麥田。“以前這塊地一直種大蔥,去年我開始種麥子。前不久發現一個怪事兒,這一片的麥苗比旁邊矮了半截兒,還不長穗兒,澆了水還是不見長。”孫德元也聽老一輩人說過穆家墳和穆家石碑的傳說,就找到村委會,讓村干部幫忙看看怎麼回事兒。
據史料記載,穆家墳村曾是清朝正二品左都御史穆旦的封地,他死后也葬於此地,穆家墳村的形成就是由長期居守此地的守墳人發展起來的。在文物普查時,由於這對石碑埋於地下,一直未被記載。此次發現,不僅說明了穆家墳村名的由來,對於研究漷縣區域歷史文化也有著重要意義。
周良介紹,“王八馱石碑”是民間的叫法,因為碑首常以螭首雕飾,故又稱螭首龜趺。穆家墳村新出土的螭首龜趺體積、重量都較大,在近年來非常罕見。關於石碑碑文,一碑滿漢文合璧的較為常見,但兩組螭首龜趺一組刻滿文、一組刻漢文的形式則非常稀少。
據悉,村裡准備在文物修復專家的幫助下將文物修復,再在文物出土的位置建一座休閑廣場,讓這兩組文物重新屹立在原地,見証穆家墳村的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