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書畫>>名人庫>>李洋
人民網>>書畫>>正文

“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

陳子游

2013年01月24日10:3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陳子游(中央美術學院院刊編輯部記者)

  陳子游(以下簡稱陳):目前你在創作中有沒有面臨某種困惑?

  李 洋(以下簡稱李):畫家在年輕的時候,通常較多地去關注自己的創作,而中年以后,卻會對整個社會范圍內的美術現狀更為關心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會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作品在整個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就目前中國畫的現狀而言,社會提供給畫家的平台還是不夠寬廣,學術氛圍也不夠純粹,當然,這也許和那些大師級人物的相繼過世,學術上缺失權威有關。近些年,社會上的主題性展覽愈演愈烈,而這恰恰是學院畫家的弱點。畢竟,學院畫家一直以來是更偏向於學術性研究的。人到中年以后,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滑落到一種邊緣狀態了。自以為自己所關注的是所謂的學術研究,然而在社會大美術的平台上顯得很滑稽。

  陳:你還有這種危機感?

  李:這種危機感其實早就有了。我剛才說過,年輕時候總是一股腦兒地關注自己的創作,對學院內的事情則極少過問。而如今學校的事務已逐漸移交到我們這批中青年教員的手裡,我們已經成為了學校教學的骨干力量。我現在擔任中國畫系人物教研室的主任,必須全盤地考慮人物專業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毫無疑問,個人繪畫創作以外的事情佔據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陳:責任感增加了。

  李:所謂責任感隻不過是一種美麗的說法。你看,我原先從不參加社會上的主題性展覽,但現在的局面是,主題性畫展越來越多,於是你不得不懷疑自己是否已經淪為一種邊緣人了。即使你參加在中國美術館組織的一個學術性展覽,也很難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這和八、九十年代我們舉辦展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94年,以我、田黎明、唐勇力,還有幾個外地院校中國畫畫家為主,搞過一個“水墨延伸”純學術性畫展,在當時很是轟動,連續搞了幾年,各地的反饋也非常熱烈,很多人至今念念不忘。可現在的展覽已經完全商業化了,不僅僅是展覽,甚至繪畫本身也成了一種商品。

  陳:那麼你對當下火爆的書畫市場又持何種態度?

  李:如果站在學術的角度看這是對純學術研究的一種傷害。我不否認,我不是生活在真空裡,也需要生活,也需要賣畫。

  陳:畢竟物質還沒有達到極大豐富的程度。

  李:回想八、九十年代的美術學院,藝術環境還是相當純淨的。而如今的這種火爆的藝術市場早就把原來那些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學術研究群體撕的支離破碎了。現在組織學術性的展覽完全成了一場滑稽的鬧劇,身處此種環境不由得讓人的身心產生一種沉重的疲憊感。我的老師盧沉先生在世時也說過,“人生活在物質社會裡面不得不被各種物質利益所引誘”。

  陳:那麼你對學院的發展抱持一種懷疑態度,是這樣嗎?

  李:不是懷疑。學校的發展必須順應社會的需要方能求得生存,中國畫也強調“筆墨當隨時代”。面對目前的中國畫現狀,專注學術研究會顯得很尷尬,很滑稽。一場學術性的展覽過后,一方面是引起大的反響,另一方面也會招致很多尖銳的批評,十年前的“水墨延伸”畫展也不例外。所謂學術性也隻能局限於小群體內部,並不能得到社會普遍的理解和認可。

下一頁
(責編:任文(實習生)、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