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 作品
從80年代由上至下的一場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到90年藝術家走出體質,開始尋求個體化的生存,到如今資本入場,建構一個藝術生態鏈,藝術家成為這個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成為各個資本所追逐與瓜分的對象。這個發展過程,顧振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為我們進行了分析:“一開始是畫廊如雨后春筍的出現,因為05年以前中國畫廊都很小、很微弱,歐美的藝術生態和產業鏈沒有完全引入,所以畫廊在05年形成了一個爆發性增長,起到了對藝術家的一個支撐的作用,替代了策展人的中心權力機制,但是畫廊很快被拍賣行所架空。因為拍賣行在中國不是一個二級市場,實際上是一個一級市場,直接來包裝和接觸藝術家,甚至來代理藝術家,等於是一、二級市場通吃,變成了當代藝術市場壟斷之一,這個就是拍賣行在中國一家獨大的經驗。后來當然也有一些基金、機構入場,雖然藝術基金和機構在2010年以后紛繁復雜,亂花迷眼,但是仍然沒有改變拍賣行一家獨大的行情,基金只是讓藝術家生產力市場變得更加多元了,成了一個新的經濟體的介入,所以現在跟藝術家發生關系的市場力量不只是有畫廊,有拍賣行,也有基金,當然還有一些學術機構,美術館、基金會,評獎機構等等。現在又出現一些新的可能性,是時尚品牌和時尚文化的加入,因為他們經常跟藝術家進行合作,進行授獎,進行包裝、出資打造藝術和市場的聯姻。還有一種是藝術衍生品的產業鏈讓藝術家做授權,來做藝術衍生品的生產,這兩個力量的介入使得中國藝術家人力資源市場變得更加多元了。”
之所以造成藝術家在近三十年來身份的一個轉向,首先在楊衛看來,80年代向90年代的轉換是被迫與不得已的,楊衛說:“89年,通過血的教訓,通過流血終結了一個時代。我們的一座橋斷了,但是我們藝術家總要過去,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記憶當中,這個時候就要在橋上覆蓋一層厚厚的雪,使這座橋看上去沒斷,於是我們很快就滑到了經濟,因為經濟很快地使我們在痛苦中解放出來,使藝術家過上了保暖甚至是富足的生活。雖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的東西,但必須要有這麼一個東西讓我們平安地度過這個坎,至少從審美的意義上要過去。”
批評家賈方舟在接收記者採訪時,對藝術家身份的轉向有了更加深入的分析:“90年代以來,藝術家開始走向職業化,職業化的前提是藝術走向市場,藝術可以用價格來衡量。這樣它就變成一個商品了,雖然藝術家創造的不是商品,但是打扮成商品以后,就可能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就像一個暢銷的東西會被很多人買,經銷它的人會很多,這是一個市場的規律。”
顧振清在接收記者專訪時,對整個中國藝術近三十年的變化進行了描述:“從大局上來看,我認為這三十年的變化是當代藝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種結果,這個大的變化首先是當代藝術替代了以前革命藝術和意識形態藝術一統天下的局面,變成了主流文化形態。”楊衛在接收雅昌藝術網採訪時也說道:“在中國資本社會的到來把藝術家從過去的意識形態的整一社會背景下解放了出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資本對中國藝術尤其是中國當代藝術還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正如批評家賈方舟在採訪時所說:“在過去,藝術家想要成就自我,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地方美協,然后地方美協再送到全國美協,然后通過評選,參加展覽,那是藝術家要成名的唯一的渠道。現在的藝術家可以有多種選擇。”顧振清在採訪時為我們分析了幾條藝術家走向成功的道路:比如通過參加國際上的大的學術展覽;在國際上學術性的美術館裡面做個展;當然,還包括05年之后,學術標杆和學術價值受到一定的沖擊,市場價值和價格被運作和炒作,成為影響大眾媒體和大眾文化的一個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