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官奴帖》:尺牘書疏 千裡面目--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王羲之《官奴帖》:尺牘書疏 千裡面目

涵魚子

2013年01月08日09: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涵魚子

釋文:

官奴小女玉潤,病來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來忽發痼,至今轉篤。又苦頭癰,頭癰以潰,尚不足憂。痼病少有差者,憂之燋心,良不可言。頃者,艱疾未之有,良由民為家長,不能克已勤修,訓化上下,多犯科誡,以至於此,民唯歸誠待罪而已。此非復常言常辭,想官奴辭以具,不復多白。上負道德,下愧先生,夫復何言?

《官奴帖》,又名《玉潤帖》。紙本,共11行,120字,行楷書,收刻於《戲魚堂帖》、《寶晉齋帖》、《二王帖》、《東書堂帖》、《戲鴻堂法帖》、《郁岡齋帖》、《玉煙堂帖》、《快雪堂法帖》、《懋勤殿法帖》、《玉虹鑒真帖》等。

帖子起始所提到的“玉潤”乃“官奴”的女兒,“官奴”具體是指王羲之7個兒子當中的哪一位,現還未有確切的說法。此帖大意是陳說玉潤病危之事,從行文和形式上來看,這通尺牘很像是道家文化中的“上章”,一種向天庭陳述自己的過失,以求消災祛病的奏表性質的書信。王羲之是信奉道教的世家,在《晉書》中也有關於王氏家族“上章”的記載,故從帖文本身來看,所述事件當為可靠。

此帖書法溫潤雅馴, 沉著淑靜,用筆凝滯,若隱含自省自肅之意,作為王羲之行書經典為歷代書家所寶愛。此帖的墨跡本,曾經宋代米芾鑒賞,《書史》中雲:“王羲之《玉潤帖》是唐人冷金紙上雙鉤摹帖,……此帖連在《稚恭帖》后,字大小一如《蘭亭》,想其真跡神妙。”米芾贊此帖堪比《蘭亭序》,可見其對此帖評價之高。清代楊守敬在其《激素飛清閣評帖記》中也盛贊道:“真跡明時藏許文懿家,后歸吳用卿。項子京、香光極重之,自雲得此悟用筆之法。今觀香光所書,果得力於此不少。右軍真、行最少,今所存者,惟此與《快雪時晴帖》耳。”對此帖的記載有多部著錄可循,又有“徐僧權”“唐懷充”“沈熾文” 等梁人之押署,可謂流傳有緒。

王羲之被后世奉為“書聖”,無疑是書法歷史長河中最璀璨的那顆星宿。人們對於他的了解更多是源於那篇千古傳誦的《蘭亭集序》,抑或是羲之寫經換鵝的傳說,但對於歷史上真實的王右軍,我們則知之甚少。歷來研究王羲之的學者專家們,更多的是從王羲之所書尺牘、手札中去窺見“書聖”生活的點滴。

“尺牘”一詞最早是一種文體的名稱。隨著時代的變化,書寫材料和工具的愈加豐富,直至現在,“尺牘”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書信的代名詞。在傳世的尺牘書跡中,書寫篇幅一般較短,書體上是以瀟洒、隨意的行草書為主,材質主要是布、絹、帛、紙,內容則多是涉及私人事件的家書。鑒於“尺牘”的這些特點,品讀一位書家的此類作品,可以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其真實的生活狀態,感受其最本真的性情。以《官奴帖》為例,觀者可通過閱讀此帖而體察到王羲之書寫時的心境,正所謂“尺牘書疏,千裡面目也”。不止如此,我們還可以由此進一步感受王氏的家族文化、交友、做官情況,從而對於當時的社會民風、政治文化有所了解。

(責任編輯:赫英海、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