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展覽送到家門口--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將展覽送到家門口

梁  娜

2013年01月11日08: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駐四川記者 梁 娜

  46站展覽,接待觀眾114.1萬人次,總行程20多萬公裡,四川省博物院成立的全國第一家“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在3年時間裡發展得紅紅火火,將展覽帶出了博物院,送到了邊遠山區,送到了基層百姓家門口。

  量身定做 用心為百姓服務

  2012年12月13日早上5點半,窗外一片漆黑,“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工作人員鄭坤已經洗漱完畢,准備趕赴展覽地——樂山嘉定坊廣場。作為流動博物館首批6位員工之一,這樣的展覽鄭坤已經記不清舉辦了多少次。

  樂山嘉定坊廣場異常寒冷,鄭坤和她的同事們卻滿頭大汗,停放“大篷車”、搭建展架、擺放文物……所有人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布展工作。早上8點30分,廣場上已經陸續來了一些群眾。鄭坤最后又背誦了一遍講解詞,在“大篷車”控制室裡對著幾排按鈕熟練地操作。“這是調試LED大屏幕的,這是調節車內燈光的,這是調節濕度的……”

  鄭坤告訴記者,目前,四川“大篷車”流動博物館的10名固定員工,每個人都是“全能選手”。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展覽的每個環節、每項工作,每一名員工都要銘記於心。“就連我們的司機大哥也要背誦講解詞呢!”鄭坤說。

  “每一次展出內容也是根據不同對象量身定做。”在鄭坤的記憶裡,春節期間的“年畫展”、部隊裡的“紅色文物和青銅兵器展”、成都SOS兒童村的“十二生肖工藝品展”……每一次展覽,流動博物館所有人都為不同觀眾精心設計、用心服務。

  展出真品 內容百姓喜聞樂見

  “你們還會來嗎?”這是每一次展覽中參觀群眾問鄭坤最多的一句話。隻有鄭坤和她的同事們才知道這句話背后的意義。3年來,他們的每一次展出都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在筠連縣,魯班山北礦的礦工們剛從礦山出來,還來不及取下安全帽就來參觀﹔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隻能靠撫摸感受文物﹔在綿陽市,老大媽在烈日下為自己撐傘遮陽﹔在敘永縣麻城鄉,一位老大爺第一次見到文物后激動得熱淚盈眶……一雙雙渴望文化的眼睛、一個個感人的場景,都在鄭坤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談起在流動博物館工作的這幾年,鄭坤感慨萬分。流動博物館剛剛成立的時候,沒有名氣,無人知曉,隻有靠從報紙、網絡上獲取信息,然后自己聯系對方去辦展覽。“去筠連縣魯班山北礦展覽,就是我從報紙上知道這個礦山的。”鄭坤說。3年過去了,流動博物館已經在四川小有名氣,四川各地甚至省外很多地方都相繼發來邀請函。“無論是自己主動去還是被邀請去,用心做展覽就對了。今年我們增置了這台新型多功能展覽車,以后出來方便多了,也更拉風啦!”這個朴實的大女孩臉上露出了俏皮的笑容。

  “以前的‘大篷車’隻能帶仿制品和展板,已經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四川省博物院黨委書記盧越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博物院投資300多萬元,量身定制了全國第一輛多功能文物展覽車。“大篷車”就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展廳,無論是展陳環境還是安保條件,都和博物院展廳沒有差別。“以后條件成熟了,我們將把更多的真品帶到全省各地甚至省外。”盧越說。

  走出高閣 提高博物館文化輻射力

  大力建設流動博物館的背后,是四川省博物院對提高博物館文化輻射力的積極實踐。2010年大年初二,4輛廂式大篷車載著平時難得一見的珍貴年畫,在四川省巴中市舉行了四川“大篷車”流動博物館的首次展出,當天的展覽吸引了數萬人觀看。

  “博物館功能的發揮,應該做好兩篇文章,一是把更多的公眾請到博物館,二是讓博物館走進大千世界。”四川省博物院院長盛建武告訴記者,四川省博物院雖然年觀眾流量能達到100萬人,但全省依然有80%的人從沒進過博物院。如何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如何讓深藏閨閣的珍貴文物被人們熟知?“大篷車”流動博物館的誕生正是破解這個難題的有益探索。

  據盛建武介紹,四川“大篷車”流動博物館主要由4輛廂式大篷車、高端文物復仿制品、館藏精品文物展板、部分低等級文物真品、電子觸摸屏、文物鑒定專家、書畫家和優秀講解員組成。“邊遠山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學校、軍營和礦區就是我們主要的陣地。”盛建武說。

(責任編輯:赫英海、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