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董子龙担任本次访谈主持
主持人:也听了两位老师说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瓷器的国家,中国古代制瓷的技术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了,发展到现在,当代的制瓷技术与艺术上有了哪些创新和突破?可能也衍生出了仿古瓷和伪作、赝品这些东西,仿古瓷和伪作可能有些不同,它的不同究竟在哪?如何鉴别真伪?
黄云鹏:仿古瓷是景德镇乃至其他窑口的传统产业。据我了解,景德镇开始仿古,应该是在民代的永乐御窑厂开始的,看它的资料,永乐的官窑里面有仿龙泉窑,仿钧窑、汝窑、官窑,宣德、成化也有这幅画,仿五代民窑和中国宋代的民窑的产品,这是皇帝的嗜好、爱好有关的。当然,有的事情,当时没有写款的,就是仿五大民窑的,以后到了成化,特别是清代的康熙,仿前朝就很多了,成化,一个是碗,仿宣德的,下面写大明宣德名字,是成化官窑的,这个画面,宣德官窑里面有。后代仿前代本土的、本窑口的瓷器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几百年没有中断过这个传统产业。这个初衷是对前代陶瓷艺术的一种崇尚、一种爱好。因为过去的古陶瓷也是很难求到的,很难买到的,大概同样是昂贵的。为了满足对前代陶瓷艺术的欣赏需求,所以重新仿制它,这也是展现过去前代的优秀的陶瓷艺术品,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做法。因为市场需要而出现的,也是人们的审美崇古、赏古,对审美的需要而产生的。不但是陶瓷如此,青铜器、玉器、字画等等,中国的传统艺术品、工艺品也是如此的。这是一个正常的产业,对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古代优秀陶瓷艺术珍品、满足欣赏者市场的需求,是具有极其意义的。
到近代以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帝国主义列强,到了中国,掠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文物。文物市场,北京的、天津的、广州的文物市场,有供不应求之势,而外国人有的是掠夺,有的是买卖。于是,北京的琉璃厂的、天津的、广州的一些古玩商,那时候古玩店是有的,文物店是有的,就带着真东西到景德镇来仿制,仿制以后就做旧,把仿制品做旧,当真东西来投放市场,像这种把高仿的瓷器,出于他的商业目的,为了获取暴利,进行做旧,投放市场的这种品种,我们叫赝品。不是这样的,我们叫仿古艺术品,它有仿古的价值投放市场的,而且明明白白的告诉消费者,我是仿古瓷,我的价格只是一百块钱或者五百块钱,或者几千块钱。而不是把它做旧,当成真的,我这个是古代的,是几十万、几百万的,不是这样的,它的目的不同,它销售的手法不同,所以它是赝品。
所以,仿古艺术品和赝品是有严格区别的,它中间的环节,做旧的环节,仿古是没有的。它的商业目的是欺骗性的,是高价出售,以古陶瓷的价格出售,我们仿古艺术品是做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出售的,它是不同的。所以,现在有鱼目混珠,把景德镇的仿古市场、仿古产业说成造假基地,这是对景德镇的一种不公平的说法。造假往往大多数是行家及商人造假的,不是景德镇生产厂造假的,生产厂做旧,也是受商人的委托来做的。所以,我们要严格把赝品和仿古艺术品区分开来。
曹建文:刚才黄老师讲的仿古和赝品如何区分,有时候确实很难区分,摆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不容易区分。但是我想区分主要在于销售者的目的,它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本来原来的仿古瓷像刚才黄老师讲了,从明清时期,历代的皇帝都在仿制,为什么要仿制呢?他喜欢,同时物以稀为贵,又很少。宋代瓷器到明清时期,精美就非常的少了。而皇帝又爱好瓷器,就拿到景德镇或者拿到其他地方来复制几个,他自己作为收藏,作为自己爱好的一个追求,而且他打上自己的年款,这是我做的,这是我这个朝代做的,他不是为了骗人,是他自己喜爱、收藏这个喜好,这是仿古制这样的目的来做的,崇尚古代的,这是基因。
赝品就不一样,它是为了卖钱,有欺骗的目的,牟取暴利,不但要复制,而且要做的和原来的一样,当做真品来卖,以假乱真,出于这个目的,出于这个行为,当然是赝品了。所以,它的根本目的不一样,但是在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有时候从我们收藏者来看,有时候难以区分,因为目的又不表现在瓷器上面,特别是你又加上做旧,做得跟原来越来越接近了,已经达到这样一种高仿程度了,而且也不属上你的商标,这确实在市场上很容易蒙蔽收藏家,而且在拍卖行甚至当做真品来卖,确实这个越来越值得我们警惕这个现象,要区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