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制瓷业在这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也受兵荒马乱影响,但基本上没有中断过,这实在是个奇迹。但是,景德镇瓷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坎坷,虽然有“功”,也存在着“过”。下面将继上篇景德镇的兴盛后,为您历数景德镇瓷业发展史上诸多困境,并一起探讨现代景德镇瓷业的去向。
第一、明清时期景德镇瓷追求贵族化,艺术倾向有失偏颇,阻碍了中国瓷器的健康发展
景德镇瓷器早期,特别是单色釉影青瓷素雅而不奢华,胎壁细薄,釉汁莹润,让人爱不释手。景德镇湖田窑,产品以日用品为主,比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瓷器只要能够使用的,都进入市场,浪费较少,从窑址堆积层中的碎瓷片可以看到,器物都是实在不能用时才丢弃。民窑瓷器处处透露出民间艺人的率真和灵气,可亲可近,相比之下,官窑瓷器时时散发着皇家权贵的尊严和傲慢。
景德镇12头陶瓷功夫茶具
现在拍卖市场上明清官窑价格上升到无法想像的地步,这虽说是市场的供需决定的,但也有瓷器价值取向的问题,文化认同感的差异问题,面对民间艺术和皇家工艺时,我们需要确立新的审美理念。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引领人们远离生活,追求贵族化,艺术倾向有失偏颇,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瓷器的健康发展。明代除早期皇帝还有一点雄健豪放的阳刚之气外,从宣德皇帝起就昏庸无能,不思进取,不理朝政,吃喝玩乐,抽鸦片烟,朝廷被太监和权臣把持。官窑烧制的瓷器图案,先由宫廷艺师做“木样”,太监来审定,这些太监大多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学问,弄来弄去就是龙凤呈祥、缠枝莲纹、婴戏图案、富贵福寿等,脱离生活,没有生气。
第二、现代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困境
目前中国瓷器在世界排名第六、七位上徘徊,世界各地大饭店根本不用中国瓷器,很多器物只能在国外地摊上卖:无论是工艺、原料都落后了。现在国外用动物骨头做原料,配上瓷土,既白又轻,图案新颖,细腻精美,好的一只盆子值我们一桌青花瓷的钱。我们不能老是吃老祖宗的遗产,老是搞仿古没有出路,总要走进死胡同的。我们必须在实用瓷的开发上下功夫,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夺回国际市场。
景德镇青花瓷重工童趣图陶瓷碗
第三、如何推动我国现代瓷业的发展
景德镇瓷器在明中期以后独占了全国的主要市场,而且大量出口,还承担对外赏赐和交换的任务。外销瓷都是按照国外指定的器形、图案、装饰及釉彩进行制作的,这对于提高景德镇瓷器质量无疑是有帮助的。元末明初进口艳丽的苏麻离青釉料,促进了青花瓷的发展。中国瓷器今天在世界排名较落后,我们如何抓住纪念景德镇建镇1000年的契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进国外先进工艺,进一步推动中国瓷业的发展?
中国陶瓷史是一部开放的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历史。中国古代瓷器受到中东、罗马、希腊等文化的渗透,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今天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国外瓷器将涌进中国市场,这是令人担忧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