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一年一度的“3.15”了,我今天提出这么个话题似乎不和时宜,搞不好还会受到众人“棒打”。其实,“古玩行里不打假”在圈内毫无悬念,要想生存全看“道行”。
古玩市场自古就是真伪并存、鱼龙混杂。眼下,“收藏热”的不断加温,国内不断出现的古玩赝品案虽说在各地古玩行内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结果大多是以不了了之收场。这些情况在古玩行一点不新鲜。
道理有二:其一,古玩没有一个标准的鉴定规则。古玩这一行是靠眼力吃饭的,一般来说,凡是买卖古玩的必定都是行家。买货的是行家,不是行家不会轻易出手;卖货的也是行家,不懂行的也没法卖货。古玩行一般人之所以不敢涉足,就是因为这一行难在真伪的辨别上。进了这一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辨别上出了错那都是自个的事儿。不管是古玩商卖漏了,还是收藏者买错了,也只能各自总结经验教训。
其二,古玩没有一个标准的价格行情。古玩交易实际上是买卖双方经过各方面的较量后自愿成交的。买不买,决定权在于买方自己,自己看走眼了就得认栽,权当是交了“学费”,谁让你当时觉得物有所值呢。其实,由于古玩商对自己的商品研究不透,商家自己卖漏了而后悔不迭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古玩行里不退货这是行规,如果他“走眼”了要退货,你“捡漏”了商家再想追讨回去,那这种交易也就乱套了。
如此说来,古玩行是真假不保的,全看个人道行深不深,尽管双方都会耍些手段,但它与欺诈行为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不存在欺诈,所以古玩行里也就没有“假货”。这里说的是古玩意义上的假货。古玩行里,即使赝品也不能说假,只是不真而已。所以,行内的古玩就有两种,真或不真。到底是真,还是不真,全凭收藏者的眼力。所以,古玩市场不打假也就成了一种行规。
古玩行里不打假,这也就意味着买者须小心。所以,建议那些准备入行或者是初入行的收藏爱好者最好是多看、多揣摩、多积累,切不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贸然下手,即使想试试自己的眼力也得从小物件开始。(言论观点:肖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