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下的狂欢”以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展览【2】--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惯例下的狂欢”以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展览【2】

2013年01月28日09:26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手机看新闻

比利安娜《对收藏品的重访》

比利安娜“对收藏品的重访”

比利安娜:展览中展出了来自OCAT当代艺术中心8年来所做过的展览工作留在仓库的藏品,这种藏品通常不做公共展示。这些作品是构成机构历史文献的一部分,让人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机构收藏品的定义。例如本次展出的有王广义针对地铁项目的油画草图作品等,我选择用老式的展示柜并以封闭式的空间展出,通过透明的玻璃幕墙可以看到作品背后的画框框架。这种特殊的布展方式,不仅和观众分享了这些创作本身,同时也使人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

在这个展览里边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介入。其实我们当时考虑OCAT馆藏,我觉得馆藏在一个机构里边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些国际的大的机构最大的话语权是通过他们的馆藏,也一百多年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但是我们其实后来发现OCAT作为一个机构馆藏特别少,可能跟OCAT集团和公司是分开的,所以这些是非常少的,他们现有的馆藏,也是跟他们以前做过展览和活动有关的,其实没有特别系统的馆藏。作为机构本身来讲,我在说OCAT这样一个机构,可能这些留下来的作品,比如这个是他们当时做的一个很大的地铁项目,王广义的一张很大的油画草图,我当时决定把它这样展出。因为其实这些馆藏也很少拿出来给观众看到,都在仓库里边,我当时选择用这种老式的玻璃柜去展出,因为它可能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一个封闭的空间,但是还是可以给观众分享的,我可能通过布展方式,除了只是分享这些创作本身,你可以背后看到它的宽什么的,也是我的一些思考。

刘诗园“开放的雕塑”

刘诗园“开放的雕塑”

比利安娜:刘诗园将OCAT图书馆项目的一部分搬到了美术馆展厅空间,进一步凸显图书馆的公共性。这个图书空间的布置很具特色:书架和椅子等家具均由OCAT仓库中书籍摆列而成。而书架展示的书籍均根据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甚至OCAT艺术总监和馆长等提供的书单购买而来,并以个人为单位设立书架,让观众阅读每一位艺术家的私人书单,书架变得更个人标签化,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刘诗园的作品叫做“开放的雕塑”,是在我们这个展览当中唯一一位艺术家跟OCAT有过比较深的接触,她去年刚刚在深圳OCAT做了一个驻村项目,当时她做了一个图书馆的设计。我以前不知道OCAT有这个图书馆,但是我个人一直觉得图书馆是机构非常重要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分享的一部分。所以我看了她对图书馆的设计之后邀请她参加展览,并能够做这个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在我们前几个月开会的时候它不完全是对外开放的。我们当时希望通过展览图书馆,可以让任何观众能来阅读,但是刘诗园给了我们一个想法,她用他们仓库里边所有的OCAT近八年的出版物做一个书架,其实这些作为框架的书是没法拿出来阅读的,但是有一点是OCAT去年刚刚开始每一个入住的策展人或者是艺术家,包括我们这个展览,他们邀请我们提供书单,这个书单,我们提供之后他们会去购买,然后会纳入到他们的图书里边。我们跟他们这次讨论,我们希望我们购买的书单能够给观众阅读,在我们这个展览里边其实每一个书架是代表一个个体,这个是胡韵的书单,这个是他的书,有一部分的书因为国外的出版物,所以没有完全到。在展览两个月过程中新到的书也会不停地在加,所以观众每次回来会看到不同的书,这一块是我们邀请了OCAT工作人员从他们现有的图书里每一位挑选一本书。然后这个是李然的书单,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的书单也很不一样,很能看得出个体的一个兴趣或者是关注点等等。这个是蔡影茜,我的书架是空的,因为我的书是外文书还没有到,然后郭瑛的书,卢迎华的,这是黄专老师的书单。他当时给我们提了很多,但是他们购买这些书要很多钱,所以我们就购买了一部分,但是他当时觉得一个比较严肃的图书馆在中国是必须的。

除了这些我们购买的图书之外,刘世炎的图书馆也会有一系列的电子书,因为我们也在思考刘世炎在这个项目里边,图书馆除了一个非常物体的店到底还能是什么?我们所参展的艺术家和策展人给OCAT捐赠了我们的电子书,所以观众可以从电脑上直接拿自己的USB拷贝,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拷贝带回去。这些家具也是用他们仓库里边的书做出来的,所以希望观众在这里可以坐着阅读书,我们的相关展览的讲座、讨论都会在这个图书馆里边进行。

(责任编辑:孙石磊、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