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美术馆的藏品和公益性空间是用纳税人的钱来构建的,因此有责任拿出最好的作品回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美术馆通过对展出作品的研究,不但可以深化和加强自身典藏工作的研究力度,更能够凸显美术馆作为研究机构而非展览机构的文化形象意义。
这是一部中国20世纪的现代美术史,也是一部汇集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学术流派的艺术盛宴。
在这里,你可以感悟以石鲁、赵望云为代表的长安画派是如何践行“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可以细察20世纪京派绘画的硕彦名宿金城、陈师曾、陈半丁、于非闇是如何在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还可以直面上海艺术发展中的“现代化”与“全球化”,感受广东现代美术的“碰撞”与“交融”。在这里,你可以体味“伤痕美术”是如何以沉思的姿态冲破原有美术观念和样式化的束缚,可以欣赏“乡土写实主义”如何以平视的手法和真切的情感表现人性与现实,可以体味“新古典”主义如何探索形式语言与主题表达的一致性……
中国美术馆正在举行的“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自1月18日开幕以来,平均日参观量达3500人次,留言上千条。观众们往返穿梭于各个展厅,欣赏着由不同地域文化和艺术构成的群珍辉映之景。“一看到展览的题目,就觉得这次展览十分精彩,一定会很有看头。果然不虚!”有观众表示。“老一代山水画家爱国,他们用饱含激情的笔墨绘画祖国山河之壮美,反映新中国建设的巨大变化,这一点值得后人学习。”也有观众留言。
为美术馆长期陈列提供范本
“此次展览着眼于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历史、当代美术的优秀成果、美术发展的地域性特征等问题,汇集了国内十大重要美术馆的特色藏品,在体例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从公众的观展热情和在留言簿上的各种提议可看出,到美术馆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我国民众重要的文化需求。“老百姓需要有场所去欣赏艺术品,有了场所后还需要有经过学术梳理、学术策划和学术组织的展览,因此,美术馆自主策划的馆藏作品展是最能满足老百姓需求的。”范迪安说。
据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不仅吸引了北京市民,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的很多观众也专程前往参观,部分旅行社更是将该展作为重头项目进行推介。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和创作面貌,感受到艺术家们的精神气息,并从他们跌宕起伏的生活中,学习那种执着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广州艺术家张先生说,此次展览不仅对普通市民是很好的艺术普及,对于艺术家和艺术院校的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观摩与学习机会。
“对于美术专业学生而言,此次展览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这在平日里或之前的美术展览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各大美术馆都使尽浑身解数,将自己最好的作品拿出来同台亮相,这对于每一个学习绘画创作或是理论研究的学生都是不容错过的好展览。”前来参观的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学生李莹说,“一个好的展览是会自己讲故事的,我们在这里能同时看到10个馆在讲述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它们又一同在中国美术馆讲述20世纪中国的美术馆收藏的故事。”
“中国的美术馆以后要走向长期陈列的正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是美术馆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中国美术未来的希望。现在年轻人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见到好作品的机会不多,短期流水式的展览质量又参差不齐,这次展览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的良机,也为今后美术馆的长期陈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高礼说。
拿出最好的作品服务于社会
今后,美术馆如何进行长期陈列?如何利用藏品加强学术建设?如何有效地为公众服务?这是需要每一位美术馆馆长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说,此次展览让公众看到了中国美术馆界的整体面貌和姿态,对各美术馆间的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说:“这些年,美术馆界从规范业务管理到藏品资源整合,从信息共享到携手作战,一直尝试着为中国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希望借此机会,各美术馆能把自身藏品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提炼出来、串联起来,形成更系统、更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并全力以赴地用好这些资源,为社会、为公众服务。”
中央美院美术馆此次将主题确定为“新中国美术的青春时代”,展出了该校历任教师青年时期的作品和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留校精品。馆长王璜生表示,此次联展各大美术馆都拿出了最好的策划和最精彩的作品参展,极有争奇斗艳的效果。
“美术馆的藏品和公益性空间是用纳税人的钱来构建的,因此有责任拿出最好的作品回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美术馆通过对展出作品的研究,不但可以深化和加强自身典藏工作的研究力度,更能够凸显美术馆作为研究机构而非展览机构的文化形象意义。”王璜生说。
“宾虹气象——黄宾虹书画艺术”是本次展览中唯一一个以单个艺术家为专题的展览。浙江美术馆拿出了黄宾虹的45件山水、花鸟和书法作品,系统展示了黄宾虹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我们希望展览能让观众更深更广地了解黄宾虹的艺术风貌,让中国画界重温黄宾虹的艺术精神。”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说,美术馆要善待艺术家的捐赠,要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出版物发挥藏品的社会功能。将藏品放在库房不用,是对公共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表示,美术馆一定要对自己的藏品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和保护,并通过不断地展览发挥藏品的社会功能。美术馆只有不断地将好藏品拿出来进行展示,才能与艺术家和观众形成良好互动,吸引艺术家捐赠,吸引老百姓关注。
“美术馆因拥有藏品而名实,美术作品因得到美术馆的收藏而名重。其实艺术家们非常看重美术馆,也非常关心将作品捐给美术馆后,这些作品能否得到妥善的保存和有效的展示。美术馆以往对很多捐赠只藏不展,美术界有一些意见,也有一些担忧,认为没有发挥藏品的作用。‘群珍荟萃展’对美术家来说既是一次回报,也是一种促进,它将触动美术家们将更好的作品留给公立美术馆,让它们长期发挥作用。”范迪安说。
中国正规美术馆建设的开始
如何能真正在公共文化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不是口号性的倡导,它需要美术馆人的实力、眼力、魄力和执行力,需要美术馆在“场地寻租”和“固定陈列”中进行取舍。
艺术家靳尚谊对美术馆建设曾长期关注,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动员中央美院的教师向美术馆捐赠100多件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靳尚谊说,我国的美术馆建设起步很晚,而且少有固定陈列。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古代收藏,藏品大多集中在故宫,但故宫没有条件展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每年都会在10月份进行“晾画”,为期一个月,主要怕发霉,不是真正的展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美术馆数量迅速增加,但主要形态还是一种流动性、临时性的展览馆,不仅很多美术馆没有藏品,即使有藏品的也大多将它们埋置于“深闺”之中,很难与观众见面。
靳尚谊称:“十大美术馆共建精品陈列之举意义非凡,这标志着中国正规美术馆建设的开始!”他所说的“标志”,既是对此次展览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美术馆界如何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的期盼。
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刚刚起步,发展还很不平衡。一方面,部分城市在兴建美术馆,但也有部分大城市,甚至省会城市还没有美术馆;另一方面,受困于实际条件和认识上的不足,不同美术馆间的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在藏品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诸多差距。我国除北京画院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等少部分美术馆拥有固定藏品陈列外,其他美术馆大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固定陈列。这对中国的美术馆事业是一个缺憾,对于广大的观众也是一个损失。
因此,“正规的美术馆建设”在今天已显得尤为重要。美术馆人是选择加强自身的主体建设、丰富自己的馆藏、推出自己的固定陈列,还是选择将自身打造成展览馆,走马灯似地举办一个又一个展览,甚至失去专业水准和职业操守,这是美术馆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美术馆敢于开风气之先,在全国的美术馆界树立一个标准和形象,已然表明了某种态度和立场。(记者 高素娜 实习生 李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