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俊虎:用心书《心经》--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封俊虎:用心书《心经》

孙伟华

2013年01月28日09: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封俊虎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收藏

  人的许多记忆是不死的,它们就尘封在右脑一个叫“海马体”的内褶区里,静静地等待着被唤醒。笔者儿时的一段记忆,就是被封俊虎唤醒的。

  记忆中,当年笃信佛教的姥姥常常对着一把折扇念念有词,但她究竟在念什么,年少的我并不知道。几十年后的一天,在观赏封俊虎的《心经》作品时,我的这段“不死的记忆”竟“复活”了。封俊虎很认真地对我说:“历代书家多有书《心经》。我可以断定,你姥姥的那把折扇上书有《心经》。”后经年迈的家母证实,封俊虎所言极是。

  由此《心经》的“情缘”,使我对封俊虎的书法艺术,尤其是他抄写的《心经》作品开始留心起来,并听到、看到许多关于他抄写《心经》的故事。

  封俊虎虽不是居士,却满怀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一直跋涉在给“心”找个“家”的路上,为此他拜访过许多古刹。与藏传佛教的活佛、僧侣们很有佛缘,时有和他们交往,交换关于佛理和书法方面的心得体会。

  封俊虎说:“佛经卷帙浩繁,林林总总,蔚为大观。而卷帙浩繁的佛经中,又尤以《般若心经》广为传布。它是600卷的《大般若经》中最短的一部佛经,仅有260个字,却是《大般若经》的中心和宗要。其中的‘般若智慧’,就是教人永葆清净之心,寂静之心,光明之心。”他抄写《心经》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藉此来摆脱无明烦恼的人生境界,用书法来表达离苦得乐的人生哲理和修持,进而影响更多人,让更多的人来喜欢艺术。他甚至认为,书家抄写《心经》,不只是为写而写,那是他们吟诵佛经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写的越多,心境越透彻、越澄净,对生命、对生活的体悟会越深刻。古往今来无数书家倾注了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抄写《心经》,其原由大抵如此。

  封俊虎抄写《心经》的方式堪称独特,他一直沿用传统的方式,不用“瓶装”墨汁,而是亲手研磨。他说,一边研墨,一边听着梵乐,能把心情调整到平和的状态,同时也是在体验这个过程带来的愉悦。

  但凡条件允许,封俊虎每天都要抄写《心经》,少则三遍,多则十几遍,这是他数十年养成的习惯。对他来说,抄写《心经》的最佳状态是雨夜时分:薄薄的雾霭悠悠聚起,又徐徐弥漫开去,继而天低云厚,风急雨骤,雨点打在窗上哗哗作响。此刻,封俊虎第一反应就是抄写《心经》,不管他这时在忙什么,都会停下来,蘸墨挥毫,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忘我书写……

  封俊虎在多年抄写《心经》的实践中,以书写心、以墨展性,不仅在艺术上自成一格,还形成了把“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精神”统一于“性空”的理念。所谓“外在的形式”,是指抄写《心经》不拘泥于用什么书写符号去表达,去解读。所谓“内在的精神”,是指心要清净、平和,不要满脑子功利思想,在此基础上写成的作品,才能彰显出《心经》性空和淡泊的特质。显然,这一理念,既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理论价值。

  对有人提出的“用草书去写,无从体现对佛经的恭敬心意,不符宗教要表达恭敬、虔诚、庄严、肃穆的仪轨”的观点,封俊虎不敢苟同。他认为,诚敬抄经,不限于任何符号,心才是第一位的,要有恭敬的心,要有清净的心,明心见性,不受杂染,这才是符合抄写经书的首要条件。《封俊虎书心经》用草书写成,徐疾自如,顿挫有致,重轻相间,形态各异,仪态万千,将文人气质和传统艺术的精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疏密有度、张弛益彰的艺术感染力。

  按照封俊虎的抄经计划,他将抄写《心经》不辍,请一百位有缘的千年古刹的方丈、高僧大德共同题写《封俊虎书心经》一签,装裱在他10年来创作的每一卷《心经》精品的前面,组织一个以《心经》为主题的个人书法展,出版一部以《心经》作为主题的作品集。封俊虎学的是英语专业,这使他能够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点上,以“书”彰佛,广宣流布,去影响更多的人了解书法艺术带来的美、认识佛教带来的祥和,从而唤醒人们去热爱生活、放弃暴力、拥护和平。

  日前,笔者有幸造访封俊虎在北京国展附近的工作室,于古色古香的氛围中,但见一盆树龄百余年的对节白蜡盆景,老树虬枝,长势繁茂。倏忽间,由树及人,我想到了它的主人封俊虎:他不正是在用丰富深厚的学养、博雅高致的人品滋养自己的书法艺术吗?

(责任编辑:赫英海、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