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清朝御墨拍賣紀錄
宮廷與民間的相互影響
乾隆時期的御墨制作是宮廷御墨制作最為繁盛也是最為鼎盛的時期,而到嘉慶帝時則開始衰落,道光時更是絕跡了。而乾隆時期開拓的御墨的樣式都很經典,所以在乾隆之后還在流行,后來也有部分墨拿到地方去做,所以這些墨的設計圖樣流傳到了地方。
《西湖十景》就是一套乾隆御制十錠套墨,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相同的一套曾經在2007年的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一44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創下當時中國古代文房類牌品的記錄,《西湖十景》其實是乾隆時期御墨流傳到地方的典型設計。
把地方制墨進貢到朝廷,朝廷經過發展擴大之后又流傳到地方。所以地方和宮廷是來回影響的過程。 所以御墨的制作一直以宮廷與民間兩條線索共同存在著,林歡介紹,其實在清朝之前,從唐末一直到明朝中期都有記載很多地方墨家把墨進宮到朝廷,而至今以制墨聞名的徽州墨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在全國產生影響。
乾隆帝時期,鼓勵臣下和徽州民間巧匠積極參與到御墨制造工作之中,從而創造出具有本朝特征的新墨品。 他令人召喚當時徽州制墨名家績溪人汪近聖入宮指導做墨,后來汪近聖之子汪惟高曾奉調進京。
“當時征調汪近聖進京,汪近聖派他兒子進京,后來發現進京是非常好的事情,據資料介紹,汪惟高當年進京來回三年,但實際上才做了三箱子墨,進京之后先要看看你制墨水平怎樣,看你做的挺好開始做。為什麼三年隻做了三箱子,我估計是做的套墨,可能一箱就是一套,過程非常繁雜,要做很多墨模子,需要不停的刻,就跟刻印一樣,刻出來是反的,做出來的墨才是真的,三年之后,回到徽州之時,他已經了解了宮廷御墨的樣式,所以回去之后就名聲大震。”林歡這樣描述。
清代有制墨四大家,包括曹素功、汪節庵、汪近聖和胡開文,其中,曹素功、汪近聖、胡開文均在乾隆時期制作過,從時間上分析,曹素功本人所制御墨主要在乾隆早期﹔汪近聖跨越乾隆朝的大半時間段﹔胡開文是乾隆末年的墨家,所制御墨在乾隆末期后。胡開文在清朝所創產業延續至今,只是在民國之后,當鋼筆、墨水開始在文人間流行起來,傳統制墨業遭受到工業時代的影響而倒閉,就連早年大名鼎鼎的胡開文也成為文具制造商,傳統制墨行業就這樣因工業制墨的興起而逐漸消逝。“我們古代總是說書香,其實古墨是香的,用鬆煙燒,冰片跟麝香的味道也是防腐的,所以說書和紙是不會被虫蛀的。所以說我們現在沒有人知道墨是什麼的,想想我們小時候寫毛筆字用的墨都是臭的。”林歡感慨。
不僅僅是制墨行業的消逝,對於御墨的研究在當下更是少之又少,林歡在研究過程中所能夠沿用的成果依然是上世紀50年代周紹良等前輩藏家所研究的成果,而在文革之后,我國關於古墨尤其是宮廷收藏御墨的研究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空白,林歡坦言,雖然已經專注於御墨十年,但這對於御墨研究來說依然是冰山一角。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