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虹橋”為全木結構橋
■文/朱軍營
近日,作為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展的重頭戲之一,“石渠寶笈特展”引發觀展熱潮。北宋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局部),經過三年多的“休眠期”后再次問世,是此次展覽的一大熱點。
對於這幅畫,很多人都能說出個大概,5米多長的畫卷,熙熙攘攘的鬧市,一座木結構拱橋連接著汴水兩岸,橋上商鋪林立,車馬絡繹不絕。但是,若要問該畫的“畫眼”在哪裡?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虹橋”為何成畫眼
作為橋梁技術工程師,我的看法是,《清明上河圖》中橫跨汴水兩岸的木拱結構飛橋,就是全畫的“畫眼”。因為這座木橋,不僅濃縮了當時汴京城的繁華,也代表著我國古橋梁建筑史上一個輝煌的頂點。
《東京夢華錄·河道》中有這樣的記載:“自東水門外七裡至西水門外,河上有橋三十。從東水門外曰虹橋,其橋無柱,皆以巨木虛架,飾以丹雘,宛如 飛虹……”經過唐寰澄等著名橋梁專家的研究推敲,《東京夢華錄》 中所言的“虹橋”,就是《清明上河圖》中拱橋的原型。若仔細看畫,你會發現橋的兩側排列著鱗次櫛比的曹鵬涼亭,這和歷史上汴京城裡“虹橋”的真實情形也是 一致的。
外行人可能覺得,這樣一座熱熱鬧鬧的拱橋,又不說明什麼,但事實上,在沒有精密量尺和結構力學理論做后盾的古代,搭建一架木拱虹橋,從擇址、定 位、選料、開工、建造到完工,無數繁瑣的工序全憑工匠的眼力和經驗判斷。古代又沒有鋼筋水泥,這麼多木材的鑽孔、木榫的銜接、整座橋的弧度,都必須有嚴格 的精度控制。所以說,我們看《清明上河圖》,不能只是泛泛地看“汴京城的繁華”,看不看得懂這座“虹橋”,基本上就是區分內行和外行的標准之一吧。
尋遍大江南北
再難覓“虹橋”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普遍流行的橋梁是什麼樣子。眾所周知,汴水從隋代開始就是江南漕運到北方的重要河道,北宋隨著貿易經濟發達,流經的船隻大幅增加,這樣一來,河上的平橋就成了阻礙船隻順利通行的障礙。
所謂的“平橋”,就是橋面平趟的橋,距離河面近,且中間用橋墩支撐橋梁,這樣一來,船隻一多,時常會出現各種安全事故。直到山東青州牢城的一個 離職小卒建造了北宋時期第一座名義上的“虹橋”,這才引起了人們注意。據記載,青州城西南山區有一條河,每年六七月多雨之季便會河水暴漲沖毀平橋,於是他 帶人“累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數十相貫,架為飛橋,無柱。至今五十載,橋不復壞。”(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一開始,汴梁城裡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來自青州的這項“創新之舉”的重要性,直到宿州有個叫陳希亮的官員在汴河上修了第一座“虹橋”之后,往來船 戶和沿岸百姓皆交口贊譽,於是汴河上開始大量建造起虹橋來。最終,在汴河的汴梁段,也修了一座“虹橋”,於是便有了圖中的這一畫眼,也有了宋史中記載的 “自畿邑至於泗流,皆為飛橋”(《宋史·陳希亮傳》)。
想象一下,正在建造“虹橋”的汴京城,汴水兩岸站滿了建橋的能工巧匠,邊上擺放著一根根巨大的圓木,河流之上,是已經架起一半的巨型木拱虹橋,斜飛向對岸,雄偉無比,往來市井叫賣聲合著工匠們的號子,當是另一幅不輸於《清明上河圖》的盛世畫卷。
然而,汴河之上的繁華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金兵南下,“二王北狩”,宋室被迫南遷。似乎有意要和這種時代變局呼應,名噪一時的“虹橋”技術,也 幾近失傳。道理也很簡單,金人佔據北方后,南北經濟往來被迫中斷,作為交通大動脈的汴河自然也失去了原先的作用,幾近干涸。毛之不存皮將焉附,汴河的干 涸,勢必導致造橋技術的衰微。后世的人輾轉尋遍中國大江南北,再也沒有找到過相似的“虹橋”。
直到1980年10月,《中國古橋技術史》 編寫組的專家在浙閩山區又找到了失傳的“虹橋”技術,不過,經過千年傳承,“虹橋”技術已得到改進,以浙閩山區的“蜈蚣橋”為例,飛木從岸邊斜挑而出,橋上多以瓦片壓頂,形成遮風避雨的廊橋。
不同版本的畫
有不一樣的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畫眼的“虹橋”,在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中也有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在北宋張擇端的原圖中,“虹橋”為全木結構橋﹔在“明四家”之一仇英的仿摹本中,木質虹橋已經被仇英筆下的石拱橋取代,橋上市景已由張本的幾個草棚涼亭演變為木質售貨亭。
仇英原有兩本 《清明上河圖》藏清內府。其中一本連同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 被偽滿溥儀盜出宮后帶至沈陽。1945年,溥儀攜圖出逃被截獲,兩本《清明上河圖》及大量文物才幸免於難。1950年,鑒定家楊仁愷除發現了張擇端的《清 明上河圖》真跡外,還發現了仇本《清明上河圖》,后張本被送北京故宮博物館藏,仇本留現遼寧博物館收藏。2010年上海世博園的中國國家館,除展示了張本 投影外,仇本真跡展出達一個月。另一本連同清院本等7本《清明上河圖》,遷至中國台灣,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現在網上看到的《清明上河圖》,大多是清院本。清初明末,蘇州大量仿制《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后來紛紛進入清內府,一時間魚龍莫辨。清宮不得 不組織畫工,另起爐灶,並於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畫了一張《清明上河圖》。因此本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牧、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參照各 朝的仿本協作畫成,故今人稱之為清院本。
清院本是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加之受西洋畫風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筑行置其中。從畫面細節來看,結婚、戲台、船上生活、耍猴戲、虹橋、校場、飯館、走索、小兒科、蕩秋千、書畫攤、畫家、學堂、比武和鹿苑等等活動情節非常豐富。
特別是“虹橋”上的市景,已由張本木橋上的幾個草棚涼亭和仇本石橋上的幾個木售貨亭,演進為石橋上兩排統一規范且固定的商店,形成了整齊而繁華 的橋上商業街區。由於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致,所畫之橋梁、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故在互聯網上廣為盛傳,眾多網站也經常誤將此版本當作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賞閱傳播。
(本文選自“上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