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 圖片來源網絡
5月5日,大連萬達集團以1.27億人民幣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買下莫奈名作《睡蓮池與玫瑰》,同一場拍賣會上,王中軍以1.85億人民幣買下畢加索的《盤發髻女子坐像》。
中國富豪們在國際藝術品和奢侈品市場上頻頻出手,已經不是新鮮事。從豪車、飛機到藝術品,富豪們在國際奢侈品和藝術品市場是一擲數億,但在國內輿論中卻每每遭受非議。
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說“首先,富豪們花自己的錢,無可非議,我們的法律也保護私有財產。其次,也有需要重視的問題,多數人的努力通過分配化為少數人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卻買回來一堆奢侈品,背后隱藏的不僅僅是富豪財富觀念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保值投資的問題,還有整個社會貧富分化、分配體系的問題”。
寧願買奢侈品的富豪們
短時間裡暴富的富豪們,轉身化作高檔的奢侈品、藝術品投資者、收藏者,並非中國獨有現象。140年前,美國的大亨們發家之后,迅速把財富投向了名貴奢侈品和藝術收藏品。30年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日本泡沫經濟下的日本富豪,到了本世紀開始,輪到俄羅斯和中東的富豪。
最近十年,中國新興的富豪們開始發力。僅佳士得的統計數據就顯示,在2013年,中國買家在佳士得全球的銷售金額中貢獻了22%。中國富豪們在海外豪擲萬金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事情。李銀河說“在中國,確實有一群富豪,錢多得沒地方花,我曾經聽馮唐講,在深圳,有一個俱樂部,會員大多是高級經理人、富豪、富二代等等,他們請馮唐去講投資、經營之類的理念。”
能夠在海外大手筆的花錢,至少說明我們的富豪正在越來越多,李銀河說“至少比大家都是窮光蛋的時候強多了,那個時代,誰會有能力花億萬財富去買什麼藝術品。所以,這說明中國的財富已經獲得了長足的增長,應該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
投資、保值,是諸多富豪購買收藏品、藝術品的理由,李銀河說,“投資也好,保值也好,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的法律保護私有財產,自己的錢,願意怎麼花都成,別人也無權置喙。問題在於,花錢的方式很多,當年比爾·蓋茨、巴菲特他們來中國倡議中國富豪投身公益、做慈善的時候,應者寥寥,他們為什麼寧願買奢侈品,也不肯為公益投資呢?我想這裡面有思路的不同,也有境界的差距,最起碼,跟人家比,差了點了”。
誰造就了富豪
曾經有經濟學家批評,“開放三十年,飛速發家的中國富豪們,以為他們的財富是自己賺的,其實不是,財富的累積是社會分配的結果”。胡潤富豪榜現實,中國的百億富豪數量已經超過三百人,十年前,隻有一位。富豪數量高速增加的背后,是整個社會貧富分化的加劇。
李銀河說“貧富分化現象已經非常嚴重,這裡面有社會財富分配方式不合理的原因。我最近在讀一本書叫《歷史的終結》,書裡面說歷史發展自有方向,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所有的社會都在向現代化這個目標前進。但同時,現代化的發展,無法回避貧富分化的問題。我贊同這個觀點。就財富的分配而言,人類社會的發展,保護私有財富是必然的道路,沒有私有化,經濟就不會發展。但另一方面,私有化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貧富分化如何解決,也是困擾全世界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今天的中國,尤其嚴峻。李銀河說“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們的基尼系數隻有0.2,可以說是財富最平均的時代,但那樣的時代,經濟的發展幾乎停滯,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我們的經濟高速發展,但基尼系數也在飛速提高,已經達到0.5。我們都知道,基尼系數0.4就是警戒線,達到0.4,貧富分化就非常嚴重了,社會就可能亂。財富過分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就意味著利益調節出了問題,財富分配極其不公平。所以,必須想辦法,把基尼系數降下來。降下來的辦法,就是財富的二次分配,比如稅收,稅收是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的杠杆,比如個人所得稅稅率的調整,遺產稅的征收等等,這些都是世界通行的辦法。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財富的二次分配也到了必須提上日程的時候了”。
文化收割財富
一種說法是,中國富豪的財富,大多是通過低端產業、基礎產業累積而來,本身極少有因為技術創新等方式獲得的。而這些凝聚了多數人努力的財富,通過社會分配機制流向少數富豪的手裡,最后又被幾件藝術品、奢侈品輕飄飄地賺走。
正如學者們批評當年的日本富豪,“當經濟高速發展時,集多數人的勞動創造的財富,被人用幾件高價的藝術品輕鬆地收割而去,而當經濟下行時,這些高價買回來的藝術品,又被人以低價重新買走”。
其實討論誰更精明沒有意義,關鍵還是在於整個社會的分配模式。李銀河說:“國內工人的工資太低,這是事實。許多學者討論中國產品在國外的競爭力,認為競爭力來自勞動力的低廉,通過廉價的報酬,甚至是欠薪、不交社會保險等方式,盡可能地把大家的錢都榨出來,分配給少數的富人。而且,中國有農村這麼大一個勞動力的水池,在水池抽干之前,可能很難改變。現在這個水池已經基本上用光了,以后可能勞動報酬方面會有所提高”。
比勞動力的市場價格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對勞動者基本權利的保障,李銀河說“西方人的工資怎麼提高的?他們有工會,可以和資本的掌握者長期博弈,最終提升待遇。我們現在也應該大力支持工會,同時切實地落實勞動法等等,在勞資糾紛中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個體的勞動者力量太小了,基本上沒辦法對抗資本,成功率太小,而且風險太高,一個積極維權的工人,可能權利沒有維護住,反倒丟了工作,甚至連別的地方都不肯雇佣他,這是不正常的。特別是那些血汗工廠之類,不能讓他們肆意妄為,如果他們毫無節制,可以隨意壓榨工人,通過這樣的方式迅速積累起龐大的財富,成為新的富豪,就無法體現一個社會基本的公平正義。所以我們的政府應該態度再明顯一點,在保障勞動者權益上做更多的事情”。
如何把錢用在更好的地方
任何人都有權自由地處置自己的財產,這也是現代社會基本的倫理和觀念。但是,財富來自於社會分配,那麼是否也有更好的處置方式?與其滿世界購買高價的藝術品,為什麼不贊助幾個國內的藝術家呢?甚至為什麼不做一些公益事業,回饋社會呢?
李銀河說“把錢用在更好的地方,這是可能的,比爾·蓋茨、巴菲特他們都是裸捐,他們明白財富來自於社會,也會盡最大的力量回饋社會。我們的富豪為什麼不能?我想應該鼓勵富豪投資公益事業,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把財富回饋到社會中,為社會的發展做更多的事情。這就需要給他那些願意從事公益、慈善的人更多的榮譽,就好像比爾·蓋茨他們,能夠得到整個社會的贊譽。他們所做的事情,所涉及的領域,成立的那些基金會,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涉及許多非常具體的社會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呢”。
忽視富豪為公益做出的貢獻,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鼓勵他們去奢華享受,去為了一些奢侈品或者收藏品之類的一擲萬金,李銀河說“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富豪都會去買那些奢侈品之類的東西,前一段時間我去美國,我們那個團裡就有兩個百億身家的富豪,他們給大學捐錢數千萬,但是人們很少知道。所以,我覺得,輿論的作用也很重要,不要總是宣揚那些不好的事情,增加仇富情緒,更應該多注意那些肯做公益的人。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無償奉獻,沒有巨大的社會榮譽的推動,可能很多人就干脆不做了。相反,如果做公益的人可以享得聲譽,那麼我想願意的人會很多。”
北京晨報記者 周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