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亞馬遜藝術交易平台成交量少 網站流量提升【3】

2014年03月28日08:19    來源:IT經理世界    手機看新聞

  難憾收藏模式?

  但從上線以來,Amazon Art上的高價藝術品並沒有因為名人效應而得到追捧,如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Campbell Soup)海報開價3萬美元,因為無人問津而打折14%至2.59萬美元。盡管目前高價藝術品普遍“滯銷”,這並非意味著亞馬遜在高端藝術層面無關緊要,積極的畫廊早就開始向潛在的客戶發郵件,在網上開展覽吸引全球客戶,但最終的交易會在實體店中——在這個信息時代,誰也不敢輕視網絡的作用,即便是那些已經腰纏萬貫的畫廊經營者們。

  據Hiscox報告顯示,71%的收藏家曾在網上購買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而他們依憑的不過是電子郵件中的一張jpg圖片、一次網上拍賣或者一個畫廊網站,這個令人吃驚的數字無疑給藝術品網上交易及互聯網經濟帶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盡管限量版畫和攝影作品可能是最適合通過網上銷售的藝術品,但45%的買家喜歡購買獨一無二的原作,有25%的藏家在網上購買藝術品的年度開支達到了5萬英鎊以上。

  而對於那些年輕藝術家,互聯網更可謂是一個低成本的推廣途徑,提供了一個發現新人的平台。在線下,藝術作品往往會經過策展人、經紀人、收藏家、畫廊、藝博會、美術館,然后參加一些重要的展覽等一個長長的交易鏈條,最后商業價值在拍賣行體現出來。“一件作品隻有進入公開的拍賣,它的商業價值才會獲得一個長期的認可,從而成為一個投資品。”盡管小眾的高端群體仍然會迷戀線下傳統拍賣的模式,但參與線下拍賣的人也就幾萬人,要推廣新人肯定會更轉向線上的傳播模式。

  互聯網雖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的拍賣,從Hiscox報告顯示,年齡在25歲至29歲的買家佔網絡藝術品消費群體的43%。但也別忘了那些資深藏家,年齡在65歲以上的買家中,有55%的人表示他們會通過網絡購買藝術品,包括“一口價”和“在線拍賣”。這樣一來,Amazon Art就不可避免地被拿來與其他高端的藝術品銷售網站,如Artsy.net進行比較。Artsy成立於2010年,以擁有世界6000位藝術家,3萬多件來自美術館、頂尖藝廊、私人收藏的藝術品銷售服務而聞名全球。

  為了建設其數據庫,Artsy已經與400家畫廊、85家博物館、數十家藝術基金會進行合作提供全球藝術品檢索服務,擁有2.5萬張藝術品圖片的合法權。Artsy公司的CEO卡特·克利夫蘭說:“為了能夠創造一個交易平台,你必須知道藝術品在哪裡,人們喜歡什麼樣的藝術品。我們以前專注於建設大型數據庫,現在我們將會把重心放在商業方面。” 可見亞馬遜所面臨的競爭不容小覷。

  一方面,對於足夠專業的收藏家來說,亞馬遜這類綜合電商沒有藝術品經營經驗,購買流程也不符合他們的消費習慣——收藏家們向來行事謹慎,往往在購買前要親眼看到藝術品,這種消費習慣與網上買書不同。另一方面,亞馬遜的消費者雖數量龐大,但大部分人不具備收藏的專業性和藝術鑒賞水平,而且在短時間內缺乏購買能力,而Artsy所針對的客戶群體往往具有一定數額的固定資產。有業內人士認為,“亞馬遜把藝術愛好者變為藝術收藏家,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他們變得相對成熟,甚至也可能永遠都不會成熟。”

  不過更加困擾亞馬遜的問題在於藝術品的盜版和侵權,它並不能終結這個行業長期積累的鑒定難、不保真、價格虛高等頑疾﹔網絡的虛擬性和透明的交易過程,還會使這些問題擴大。憑什麼相信藝術品是真跡?是實價?靠拍照、上傳証書資料、人物簡介可以解決嗎?亞馬遜至今未向買家和經銷商解釋如何處理退貨問題,即便退貨,那些高價藝術品的運送費用保價后可能達到幾百甚至幾千美元,這些都可能會讓不少對此有興趣的消費者興味索然。前有Artsy的“圍追”,后有在線拍賣的“堵截”,亞馬遜哪天才能賣出那幅485萬美元洛克威爾的油畫呢?(完)

上一頁
(責編:張卉、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