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境”的廣義理解
“境”是中國畫的要素,尤其山水畫。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個“境界”的問題,包括為人處世、適身處地、信仰追求、人生目標。而境界的最佳狀態無過於時間的跨越及空間的包容﹔無過於“真”、“善”、“美”這個世間公認的標准,有了境界的高度才有藝術的高格品位!
根植於豐厚的中華文化,民族沃土的中國畫,它涉及的是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裡的積澱,我們先民很早就重視和天地自然的密切關系。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先民就以河圖,洛書,而后的太極八卦,周易觀察自然變化和規律,以求心中有數,推斷自己的處境,所以始終關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盡可能地促使自己置於天地自然和諧合一的境界。
公元前五世紀博學的孔夫子,總是在尋找天地自然變化的答案,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篇)他不信鬼神,但求天人合一的和諧,總結人生“五十而知天命”,即“境遇”,這個天是指人的生存空間,指深奧博大的天地風雲,山川生靈。
“境”在一般意義上是指景物、地理環境,但境的含義超越了土地、土壤的層面。清袁枚的隨園詩話有這樣的故事:“楊文公撰《宋主與契丹書》,有“鄰壤交歡”四字。真宗用筆旁抹批雲:“鼠壤”?“黃壤”?楊公改“鄰壤”為“鄰境”,真宗乃悅”。這一改從正體加深了邊境睦鄰的意義!而今對藝術的表達方式稱之為“語境”,這是作者的形式語言傳達的“心境”。佛家謂“物因心顯”,“境由心造”,陶淵明飲酒名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即是詩人心和境交融的抒發。
境也是“界”,儒家研究入境,佛家有凡界或稱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當今以界而定社會分工,如政界、學界、商界、文藝界……受釋家漸次升級的三界影響而包含了階層、地位和晶地的意義。
廣義講境包括了主客觀世界,是情感融入造化,造化貯予胸臆,是情與景的合一,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有道:“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廠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境界之說由天地到人久己為人們重視常用,並賦於一種崇高的地位,即前面所說有了境界的高度才有藝術的高格品位。
二、境界的表現
比如,“靜”是中國畫最愛表現的一種境界,這個靜不是冷漠幽暗的寂靜,是鳥鳴山幽泉水叮咚甚或如“天籟”的自然之寧靜,可以心志致遠之寧靜,可以向往無窮、無際、無涯,靜中可以體悟“宇宙八荒,太虛無極”。當然動也是一種境界,如大海之激蕩慷慨的曠遠境界,猶如漢高祖高詠大風歌的境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詩人在黃鶴樓上觸景生情:“爽風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這是達觀的境界﹔本人好畫黃山風煙,追求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境界﹔好畫大海則求海納百川有容為大的境界﹔好畫高山、大山,壁立千丈,則求無欲則剛的境界。另外空曠清冷、蕭疏意遠、潑辣豪邁、舒坦通達、圓融厚朴……都是境界。境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泮天壽先生有道:“藝術之高下,終在境界。境界層上,一步一重天。”
當今盛行以水墨之名代替中國畫,妄自追求國際接軌,本人認為欠妥!這和唐宋以后文人追求、“水墨為上”的中國水墨傳統有質的區別。它僅僅從工具材料或表現形式考慮,就是忘掉中國畫的境界要素,是以“器”代“道”是“形而下”。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