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突然冷场 展区门口空旷

王岩

2015年10月16日08: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突然冷场 展区门口空旷

  本报讯(记者 王岩)与观众连夜排队,站十几个小时一睹《清明上河图》形成鲜明对照,《兰亭序》并没有吸引大量观众前往。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开幕两天,没有出现之前的火爆场面。北青报记者昨天中午到达武英殿展区,发现门口一如平时的空旷。之前为应对观众排队临时搭建的小卖部少有人光顾,而观众更是可以“长驱直入”,在自己喜欢的作品前面尽情欣赏。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利用周一闭馆日进行换陈,10月13日,“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开始对公众开放,129件书画在第二期亮相。换陈后,“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典藏篇(武英殿展区)展出书画78件,其中除23件清代书画,其余55件均为新的展品;编纂篇(延禧宫展区)展出文物115件,除41件沿用第一期展品外,其余74件是新的展品。展厅内的故宫保安人员告诉记者,“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开幕第一天尚有稍许排队情况出现,到第二天就完全恢复了正常。不过,展厅里还是有一些观众并不了解换展的情况,依旧向工作人员打听《清明上河图》在哪儿。

  对此,故宫书画部专家,也是“石渠展”的策展人之一张震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了看法,“这是客观存在,观众喜欢看图,无论是《清明上河图》还是《冰戏图》,描述的是男女老少都能看懂的场景,稍深的一些,例如《洛神图》、《列女仁智图》,需要文学、史学知识背景,很多人没有或很少。不能强求观众必须有看画的基础,而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想想怎么介绍展览,办什么展。”

  相关新闻

  首届紫禁城论坛开幕

  本报讯(记者 王岩)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之际,首届“紫禁城论坛”昨天开幕。33位来自国内外重要博物馆馆长及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卢浮宫学院院长嘉宾齐聚,共同关注“博物馆的传统职能及未来使命”这一命题,解答当下博物馆发展中的难题,寻求繁荣发展之道。

  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发言指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博物馆学认为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核心,文物的特质决定并影响着博物馆工作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标准,文物标本的‘保藏与利用’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这些认识使博物馆学更多关注于博物馆内部运营体制和工作规范的研究,忽略了对博物馆的组织特点和组织目标的持续关注和反思”。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编:赫英海、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