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文物是文化载体 不应降格为金钱等价物

夏 静 张 晶

2015年10月14日08:27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文物是文化载体 不应降格为金钱等价物

  9月24日至10月15日,一场特殊的展览——《冯氏藏墨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展品来自于著名史学家冯永轩及其子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的家族收藏,主要为书法、绘画、信札、钱币。对于收藏,冯天瑜认为,文物及艺术品首先是文化载体,不应降格为金钱等价物。如果集藏的主要目的是金钱储备与增值的手段,藏品被铜臭淹没,实在是集藏事业的异化。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淘宝、鉴宝,文物及艺术品集藏进入兴盛期。在这股收藏热中,文物的价格被格外关注,人们津津乐道于收藏品的拍卖价几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的认知则退居次席。这些与我自幼的闻见大相异趣。”冯天瑜回忆,幼时,父亲每有收获,评议的多是文物何等美妙、包蕴的史料价值何等深邃,并未谈及某件值钱若干,将来会增值多少倍。

  走进《冯氏藏墨展》,第一幅展品是梁启超亲笔书写的对联:“遥山向晚更碧,秋云不雨常阴。”这幅择自《宋词选》的对联是梁启超赠给学生冯永轩的毕业礼物,也是冯永轩的第一幅藏品,是他收藏的起点。自此,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冯永轩靠工薪,四处寻访,集藏珍品,积累至今。

  保护这些文物的过程同样艰辛。冯天瑜介绍,1938年,日寇侵占武汉,全家避难黄冈山区,生活用品几乎没怎么带,藏书及字画文物成为他们唯一的行李。在战火纷飞之际,父亲依然在搜考文物、举办文物展,以激励国人爱国抗战。

  冯天瑜说,这些文物历尽坎坷方得以保存。它们遭遇的灾厄和今日得到的善待,以一滴水珠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优雅与悲壮。现在大家珍视这些藏品,除了引为艺文范本外,还应当从其曲折经历中获取守望文化的教训。 (本报记者 夏 静 张 晶)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潘佳佳、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