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陈履生微言:美术批评去哪了

2015年10月10日16:11    来源:浙江在线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陈履生微言

陈履生微言

美术批评去哪了

忽然感觉美术界的批评不见了——消失在商业社会和娱乐社会之中。对于商业化的批评,人们不屑一顾,批评家看到了那些言不由衷的文字,懒得去理论,去较真。而对于娱乐化的批评,更不值得去理会。在这样一种现状中,美术创作或美术事业如何发展?但确实有官方的评论家协会的存在,仅仅是多了几个会长、副会长而已。

批评利于艺术的发展

批评本来是有利于艺术发展的。这种有利在于能够导引客观、公正、专业的判断,实际上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专业的批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政治化的年代没有专业可言,更谈不上客观、公正,可是,当时确实是在专业的范围之内,没有离开专业话语,然而,专业被政治所绑架,批评成为一种工具。

批评不能阻碍学术的发展

商业化社会的艺术批评,几乎与政治化社会的艺术批评呈同样的状态。批评被商业所绑架,专业被商业所利用,也谈不上客观与公正。政治化的批评是棒子,要人命;而商业化的批评是轿子,要人钱。有时候要了钱也会送人命——因为钱而倾家荡产而出人命也不是个案。这些批评都有碍于学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对专业的判断。

娱乐化批评的弊端

现在的自媒体发达,造就了一个娱乐化的社会。在娱乐化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圈子批评,这类批评虽然在圈内在群里,属于小众的自娱自乐加起哄架秧子,本也无可厚非,娱乐而已。但有时候会溢出圈外,造就一定的社会影响。这就不是圈子的问题,失去客观公正也就罢了,问题是失去专业的判断就显现出娱乐化社会中批评的弊端。

批评应该是专业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批评,既然是在专业范围内应该更多的在专业范围内说点道道,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人家敬重你是因为你的专业身份,因此,要区别于那些狗仔队的捕风捉影,也要区别于那些非专业的媒体记者,以专业的眼光和水平去评判作品,以深度的审视而帮助艺术家,抬升艺术界的学术层次和学术地位。

批评要与人为善

有时候还挺佩服狗仔队的,他们不懈的追求和蹲守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精神,让人们感到做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现在有些艺术批评连狗仔队的专业精神都没有,更谈不上专业的水平和认知。有的批评像往目标的头上扔一块砖头,然后若无其事的离去,站在一旁看着众人的围观。心里的阴暗造就了一些阴暗心理的批评,伤人。

跟风起哄点赞

点赞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动作,简单明了,没有成本,最多是廉价的感情投入。现在有些批评文字一出,只要是圈内的或群里的,不管看与没看,基于圈内、群里的感情,先点个赞再说,反正这些不负责任的评头论足无关紧要。艺术界跟风起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现象,三五成群的,一拨一拨的,无关大局,却搅动是非。

(责编:鲁婧、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