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小小纸币记录百年澳门(图)

陈荷

2015年09月17日08:37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小小纸币记录百年澳门

部分展品

  部分展品

货币展吸引了不少游客

  货币展吸引了不少游客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荷、实习生郑泽聪摄影报道:“一张小小的纸币反映澳门的历史文化”。近日,澳门民政总署、澳门文化局及大西洋银行在澳门民政总署画廊举办了“百年汇通——澳门发行货币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展。

  藏家借出藏品

  让市民饱眼福

  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货币:有澳门现在发行的货币、有旧时发行的银票,亦有十二生肖纪念币等等。货币上的图案也成为一道风景,各式各样的澳门著名建筑“跃然币上”,既有澳门文化中心、澳门国际机场、西湾大桥等大型建筑,又有郑家大屋、岗顶剧院、民政总署等颇具风味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由于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货币上的文字不少同时使用了中文和葡萄牙文及英文。

  游客可通过这次货币展览了解澳门的货币历史。据货币展的讲解人陈小姐介绍,澳门开埠四百年以来,一直都是华洋共处。明清时期,日常交易的货币大都是当时流通的银锭、银币、铜币,以及西方国家的货币和墨西哥货币。直到1905年,澳门政府授权大西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澳门币钞票,澳门才首次拥有法定货币,翌年开始流通。1995年又委任中国银行发行钞票,形成两家银行发行钞票的局面。澳门发行货币已经整整一个世纪,期间发行了多款纸币及钱币,部分为收藏家收藏。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够了解百年间的货币发展,透过货币去了解澳门社会各个层面的变迁,本次展览特地邀请了澳门收藏家高仕道先生借出藏品,让广大市民游客一饱眼福。

  小小一张纸币

  记录澳门变迁

  “从古到今,从里到外,货币上采用的图案、徽号、文字,让人仿佛在看澳门这一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迁和发展。”一位游客观展后,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如此评论道。

  而这,恰恰是澳门文化局举办此次货币展的初衷。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表示,货币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货币除了具有商业价值外,钞票和硬币本身的设计和制作,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艺美术、印刷、铸造技术、科技水平(如防伪技术),以及文化传统的综合表现。

  吴卫鸣还举例道:中国人雅称金钱为“孔方兄”,那是因为古代其中一种主要流通货币——铜钱,其外形便是外圆内方(方孔)。铜钱的流行,不仅说明其时中国矿资源的丰富、铸造技术的成熟,其外圆内方的形状更是中国人“天圆地方”文化观念的体现。

  内地游客李先生表示,这次参观澳门货币展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不仅看到各种各样的货币,更是深深地被澳门的文化所触动。在货币展中,他看到了澳门各大著名景点,使他对澳门的景观更加有兴趣:“以后看到这些景点都会想到钱币上的样子,而且通过展览了解到这些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感觉更有趣、印象更深刻。”

  李先生还表示,澳门旧时的银票则让他看到澳门的历史变迁,过去在课本上看到的澳门历史仅是干巴巴的文字,如今通过这些钱币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中国的生肖纪念币则让他看到中国文化对澳门的影响,“很有亲切感!”李先生说,这次货币展让他不虚此行,获益匪浅。

(责编:赫英海、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