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华泽摄影艺术评论集--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专题>>邵华泽书法摄影展

邵华泽摄影艺术评论集

2013年08月22日14:13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手机看新闻

邵华泽:我与摄影

学摄影,原本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在解放军报工作21年,都是同文字打交道,从没有拿过照相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到人民日报社当总编辑。在工作中深感图片新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由于种种原因,报纸刊用新闻图片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离图文并茂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报社的同志和许多读者都希望这方面的工作能有所加强和改进。在同一些兄弟报社的老总交谈中,对此也多有同感。

1990年8月20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银川召开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我根据了解的情况和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在大会上作了“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发言,提出一是要提高对新闻摄影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是要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而要做到这两个“提高”,关键在报社领导,特别是总编辑。这个观点得到与会同志的认同。过了不久, 1991年1月11日,经我提议,召开了“人民日报新闻摄影座谈会”,邀请了首都40多家报社摄影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摄影记者参加。与会同志肯定本报摄影报道的进步,同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在讲话中表示:“能不能在抓好文字报道的同时,抓好新闻摄影报道,也是衡量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不把这个环节抓好,那么作为总编辑,应该说是一种失职。”又过了半年,1991年 8月10日,全国地市州盟报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到会的有40多位老总,我应邀到会上讲话,题目就是“总编辑要亲自抓新闻图片”。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感到除了同大家一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新闻摄影工作之外,自己作为总编辑,也应该学一学新闻摄影,至少是表示一种重视,也增加一点发言权。于是,我决心拿起照相机:从零开始,边学边干。每次出差或出国访问,我给自己定位,是总编辑,也是记者,必须带上笔记本,随时作文字记录;也要背上相机,现场拍些照片。那个时候摄影还不普及,许多人看到我这个年近60的领导同志经常背个相机,还觉得挺新鲜的。有一件事特别让我难忘。1994年9月4日晚,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我应邀出席开幕式,就座于主席台。在大型文艺表演进行时,我听到靠我后面一排一位女同志正在给一位坐在身旁的人讲解精彩的场景,那人一边听一边赞叹:“真是壮观呀[真是壮观呀[”我扭头一看,两位老人神情非常专注。当即站了起来,连按两下快门。原来旁边听讲的那位是盲人,而且是著名盲文专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黄乃,解说的是他的夫人。照片在人民日报刊出后,我接到不少表示称赞的电话,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残疾人激动地说,这体现了人民日报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关注,还对我表示感谢。这给我以很大鼓舞。这幅照片后来还在”改革之光”全国新闻摄影精品赛中获得了“总编辑奖”。就这样,我对摄影的兴趣越来越浓,拍摄水平逐步有点提高,至今已坚持了二十余年,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作品。

曾经有人问我自己的摄影作品有何特点,我答:一、从来没有预定拍摄计划,多是利用出差和出国访问,走到哪里拍到那里,全部作品都是现场抓拍的;二、因为是从学习新闻摄影开始的,因而比较关心社会,关注人,以拍摄人物为主:特别是妇女、儿童是我的最爱,有人开玩笑地说我摄影也是“以人为本”; 三、镜头主要对着世间美好的东西。反映大自然之美,反映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反映人们和谐相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我摄影作品的主旋律;四、在人民日报社任职十一年,在中国记协任职十年:因对外交往的需要,走的地方比较多,拍摄地域广,遍及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践使我深深体悟到:

摄影是件需要下功夫去学习和探索的事情。摄影,看上去很简单,但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也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知识,检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大学问,新闻摄影还要求新闻性、思想性和可观性的统一,要真正懂得它掌握它绝非易事。我作为一个初学者,一是向书本学习,看各种通俗读物、理论评论著作和摄影画册,更主要的是结合实践向报社的摄影记者和内行的同志学习,同他们交朋友,向他们请教,送作品请他们点评。蒋铎、王东、孟仁泉、刘振祥、张雅心、王忠家、魏铭祥、李培义等同志都给了许多帮助:我非常感激他们。2011年在千岛湖艺术馆一次座谈会上,有人间我学习摄影最主要的体会是什么,我说就五个字:“甘当小学生”。

摄影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要想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拍摄到好照片,必须勤观察、勤跑动、勤思考。有时要走许多路,有时要等很长的时间,甚至还要费一些周折。特别是在任职期间,只能在公务之余或结合参观访问拍摄一点作品,这就更需要有点毅力。

摄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美、捕捉美、把这种美的瞬间用相机凝固下来,这是一种创作。创作过程和获得创作的成果都是一种享受。闲暇时把满意的作品翻出来看看,总能勾起美好的回忆,余味无穷。

摄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摄影有益于加强自身素养,对子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维的敏锐性,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乃至对于锻炼意志、增强体魄,都很有作用。摄影还有利子交朋友,有利于文化交流。出访归来,及时把拍的照片或者刊登照片的报刊寄给邀请方,人家感到你很尊重他们。2004年冬我把海外儿童摄影集送给了刊有该国照片的31个国家的驻华大使,他们有的打电话,有的写信,表示称赞,认为我做了一件促进中国同各国人民友谊的事情。2003年印度驻华大使梅农先生看到我访印所拍的照片,非常喜欢,主动提出帮助办摄影展、出版摄影集并作序。印度外交部长亚斯旺特·辛哈收到画册后来信称“这部摄影集将会使中国人民对印度有进一步的了解”。2004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中国,在一次招待会上对我说,他看到了这本摄影集,并称赞我“做了~件对于促进印中友谊很有意义的事情”。

回首往事,感慨良多。翻开这一幅幅照片,一个个人物,一处处风景,一段段回忆涌上心头,上面凝固了多少难忘的瞬间啊!要说我的摄影水平有多高,这肯定是过誉。2002年在天津第一次举办摄影展时,我说我不是摄影家,只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是出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出于办好报纸的需要,才拿起照相机的。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同志生前曾为我海外妇女摄影集作序,题目是《责任·兴趣·责任》,这很好地概括了我的摄影历程。

(2013年5月1日)

(责编:鲁婧、张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