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民国瓷版画精品时代--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探秘民国瓷版画精品时代

2013年07月04日08:48    来源:佛山日报    手机看新闻

“汪野亭”山水瓷版插屏

  近日,容桂鉴藏协会副会长岑世英向记者展示了一件清末民初时期的汪野亭制作的瓷版画插屏,稀罕的是这件藏品完好度极高,丝毫没有褪色等缺憾,汪野亭是景德镇“珠山八友”瓷艺画派成员,从这件藏品可一窥民国瓷版画精品。
  浅降彩历经百年,颜色依旧
  百度百科显示,珠山八友并非只指8人,是民国初年一个志同道合的瓷艺画派,一个以适应市场所需、以配画瓷版谋生的文人瓷画名家群体。他们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徐仲南、何许人、田鹤仙、毕伯涛、刘雨岑。这十位绘瓷名家喜欢在平面上,或接近平面的器皿上尽情、尽兴、尽意地进行粉色瓷创作。因此“珠山八友”的作品以瓷版画居多,而其粉彩艺术促进了近代粉彩瓷画艺术的发展,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珠山八友”的作品,在清末已崭露头角,民国中期其作品可谓闻名遐迩,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主要摆放在达官贵人、中产阶级以上的家里,是身份的象征。
  岑世英藏有一件汪野亭落款的瓷版画插屏。记者在其家里看到,这件瓷版插屏配以酸枝木架,瓷面绘有山水风景,落款为汪野亭,年份为辛酉年。瓷画的长为43厘米,宽为25厘米。岑世英告诉记者,这件瓷版画插屏是清代著名的瓷画名家“珠山八友”当中汪野亭的早期作品。
  珠山八友主张画必有意,画风与书法多追求清中期“扬州八怪”的风格,把诗、书、画、印与制瓷工艺完美融为一体。据了解民国之后的制瓷艺人一般都是使用大红大绿的釉料,而岑世英的这件瓷版画色彩淡雅。岑世英介绍,这件瓷画的颜料有浅降彩的味道,可贵的是这浅降彩,经历百年后并未褪色,画中落款“辛酉年”即为1921年,汪野亭这时的创作并未到成熟期。
  昔日高价,如今增值一百倍
  10多年前岑世英去广东省文物总店淘宝,顺便到当地的一位藏家老友的店铺中无意中购得。“当时我已在省文物总店买了不少的藏品,但刚这位朋友的店门就一眼看上了这件瓷版画作品。”岑世英说道。由于珠山八友的作品一直都藏家们所青睐的陶瓷品种,加上市场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赝品。当时岑世英凭借对这件瓷版作出的甄别及配合酸枝的新老程度,便毫不犹豫地与藏家谈价。结果价格谈下来了,但在当时却是属于离谱的高价。为此不少的同行朋友都笑自己买贵了,但岑世英并不这么认为,“这件作品古朴雅致,保存完好,又是汪野亭早期的作品,是很多拍卖行都难以见得到的。”事实果然证明了,岑世英的判断是对的。著名当代陶艺大师、汪野亭的女儿汪桂英当时也亲自上手看过了这件藏品,并确认为非常难得的早期真品。在10来年间陆续有超过10多位藏家想要购藏这件作品,其中最近出价为数十万元的藏友正是当地收藏协会的成员。但岑世英依然表示不愿割爱,卖掉了我就永远都不能够以卖出的价格买得回来了。
  有趣的是,这件瓷版插屏的背面竟然是一面镜子。据岑世英介绍,这是古时珠三角俗称的“红毛镜”。“红毛就是以前番鬼佬的红须,因此被称为红毛镜。”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用一根火柴点燃在镜子中竟能映射出5根火柴的影子。
  真金不怕火炼
  早在2010年,广州日报曾报道市场9成“珠山八友”作品为赝品,不少专家认为它们是优质瓷版画的原始股。
  陪同记者采访的热门收藏专栏作家、新生代收藏家潘才岳,一直关注“珠山八友”藏品。他说:““珠山八友”已经开始上浮,“插屏最高价格已达到数十万元,四屏条过百万元,有的作品拍卖价格高达上千万元……”
  细看珠山八友的历史,你可以看到他们的瓷版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未来10年,在全国范围内一定会成为藏家收藏的热点。”潘才岳认为。(作者:束维)

(责编:赫英海、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