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法石鱼在西城区西单横二条时的场景。
1927年,法国人莫里斯·亚当拍摄的大水法石鱼特写照片。
2007年,这对石鱼回到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上。图片来自《谁收藏了圆明园》,刘阳编著,金城出版社出版。
圆明园鼠首、兔首回归中国,给这桩曾引发轩然大波的焦点事件画上句号。尽管这是件好事,还是要看到,圆明园十二兽首还远未聚齐。而其他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数量更是不能胜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的新书《谁收藏了圆明园》,就系统介绍了这些流散文物。借此,或许可以令国人对圆明园文物有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
圆明园真正历史少人知晓
6月28日,圆明园鼠首、兔首“入住”国博。“以这么好的结局来收场,对中国、法国来说,是个双赢。”刘阳说。
有评论认为,国人对于兽首的关注更多是情感因素在发生作用,欠缺理性分析。还有人说兽首只是圆明园中的装饰品、“水龙头”。刘阳认为,不能用钱来衡量某个文物的价值:“我打个比方,你爷爷临终前送给你一根钢笔,这钢笔可能都写不了字。那你说,这是一根破钢笔呢,还是有其他的什么价值?”
对于兽首引发的争议,刘阳坦承:“‘圆明园’这三个字,已经远远高出了一般皇家园林的概念,已经成为华人世界的一种情感、符号和象征。”引发这样的争议,只有圆明园能够做到,“其他任何机构都不具备这么综合而复杂的历史”。
刘阳提出,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圆明园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表面的历史所有人都知道,但圆明园真正的历史,知道的人很少。”
胡同里找回“大水法石鱼”
在《谁收藏了圆明园》一书中,刘阳收录了国内、国外以及私人收藏和拍卖市场上的部分圆明园流散文物,“既有历史照片、最新照片,还详细说明了文物流散的过程”。
据刘阳介绍,国内流散的圆明园文物,仅在北京大学校内就有8件之多,其中圆明园安佑宫华表,就有一对矗立在北大西门办公楼前;另一对在国家图书馆分馆院内。台北、澳门、沈阳等地也有数量不一的圆明园文物。
刘阳前后用了八年时间搜集信息,“我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前往各地考察。情况很复杂。我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如临大敌,要么不配合你,要么不承认东西是圆明园的。”他甚至还曾在北京一个胡同里找回了一件圆明园文物“大水法石鱼”。
有人提出,应该将这些文物追讨、搜集起来,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示。刘阳表示,“这不太现实。”他认为,圆明园文物流散在世界各地已经很多年,这些文物已经成为所在单位、机构的一景,甚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追讨,不太好操作。追回来之后,如何处置也是一个问题”。
刘阳表示,要全面搜集信息十分艰难。“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就像一张纸被撕成了碎片,从天上一扔,随风飘,满地都是。你需要一点一点,把它拼接起来。做这个工作,很难,你可能一生也只能拼出一小块来。”(记者 吴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