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艺术中国”初评报告之三:2012当代水墨真“火”还是假“火”?--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专题>>第七届AAC艺术中国

“AAC艺术中国”初评报告之三:2012当代水墨真“火”还是假“火”?

2013年04月22日14:22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手机看新闻

  纵观2012年当代水墨的发展态势,可用一个“火”字概括,自从以中国嘉德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开始,当代水墨正式步入艺术市场,更是在2012年作为年度异军大放异彩,火了一把。在过去的一年里不论在学术梳理还是市场价值认同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一边是热闹的学术探讨和展览开幕,一边是拍卖行和基金的关注。而作为当代艺术的水墨在2012年的“火”除了市场位置的调换以外是否在学术上也有新的突破?在众多水墨展览、水墨作品和水墨新人的出现背景之下,这种水墨和当下的视觉文化究竟是何关系?以及中国当代水墨如何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这或许是在2012年水墨火爆的背景之下应该探讨的话题。

  2012当代水墨:拍场黑马

  2012水墨“火”的说法源自于背景、上海、武汉、广州等各地当代水墨展览和新人的出现,媒体并开始关注,而其中拍卖市场对当代水墨的“火爆”起到关键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2012年的拍卖交易来看,中国嘉德首次推出的水墨人物和新水墨专场分别取得了6500万元和1380万元的好成绩,中国当代书画专场成交8470余万元;北京保利中国书画部分当代水墨也获得3.3亿元的好成绩,王明明、赵绪成等多位艺术家刷新记录;北京歌德当代水墨专场100%成交,成交额达2094万元;北京翰海仅当代书画专场成交额就高达8000万元。北京荣宝当代书画专场成交额达5621.1万元。

  在拍卖市场稍显理性和回落的整体状态之下,当代书画和水墨画却异军突起成为拍场的黑马,受到市场的推崇和关注。以北京保利为例,去年当代水墨部分成交额达2亿元,而今年以突破了3.3亿元。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殷双喜回忆说七八年前跟拍卖公司在进行交流时讨论对中国画、水墨板块并没有特别注意,而当时负责人回应他们一直非常注意这个板块的市场表现,但时机尚不成熟。但近几年来嘉德已经开始重视水墨拍卖,虽然单价不高,但总体却不错,目前其他拍卖公司也都注意到这个趋势。

  他认为水墨市场的表现走势上扬最主要的原因则与当代艺术市场波动、传统书法市场的稳定和坚固有关,当代水墨跟传统书画有一种文脉的延续性,“当然它跟传统的书画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这方面它毕竟是中国的材料,它有一个对传统的延续,所以它还是比较容易被接受,比较起当代艺术的影像、装置等,中国的收藏界觉得水墨还是好介入的。”

  事实上,从市场上发展看,近现代书画在价格上已趋向成熟与稳定,唯有当代水墨不过火,泡沫含量低,价格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市场发展空间大。就当下市场而言,当代水墨作品整体价位偏低,多在5万元至50万元之间,价格逾百万元的很少,一线艺术家价格被低估,年轻艺术家的市场表现较为活跃,未来发展潜力值得期待,成为拍卖公司发掘的新进潜力股。

  2012当代水墨“火”在哪里?

  从另一角度来奖,2012年水墨的“火”还表现在多次展览与学术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有2012年12月28日举行的“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及学术研讨会”,“2012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 系列展、由冀少峰主持的“‘对话沈勤’当代水墨艺术展研讨会”等。在这些展览及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各路专家都对中国现当代水墨发展的现状、对近十年来水墨发展脉络作出梳理。

  水墨画的未来发展问题其实是从8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但对于水墨画的讨论高峰期在90年代,甚至直至如今都未出现比90年代更深入的话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委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刘骁纯说:“80年代提出了走出水墨画、走出绘画等问题,当时古文达、徐冰已经把问题全部提出来了,但是理论界却在当时没有讨论,真正讨论是在90年代。90年代开始真正运用中国画、水墨画、水墨艺术这几个概念来讨论各个方向的一些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探讨。”他谈到90年代的理论界已经把水墨画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进行过非常激烈的争论,而在进入2010年以后,这些问题没有再提出新的问题。

  殷双喜也认为90年代已经把水墨画的基本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现在再让我写有关水墨有文章我会比较困难,它会有什么样新的问题?最近10年来水墨的发展和变化,它主要是在展览、传播、拍卖、市场、对外文化交流这几个方面的扩展。最近几年真正深入的水墨学术的讨论真的不多。”

  那对于2012年水墨的新趋势在刘骁纯看来,2012年的水墨“火”,主要是艺术界向社会播散了这个“火”,在此之前例如80年代、90年代关于水墨的话题和争论只是学术界内部的现象,但社会并不关注,刘骁纯说:“尤其是主流媒体,中国的主流和西方的主流实际上一直在淡化水墨,两边的主流都不认识。所谓的2012‘火’源于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认识水墨,包括媒体和市场,也包括官员这样一个大的范围里头开始关注。”

  已经有不少业界专家呼吁:“水墨要继续发展,走向世界是关键”,殷双喜谈到水墨国际化的第一重障碍便是外国人难以理解水墨的问题。水墨的黑白变化与中国文化的哲学对外国人来说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有一个学者得出结论,水墨画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边缘艺术,不可能进入世界的主流艺术。这对于推广是很困难的。如何走向世界,这个不是技术操作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国际上文化交流的价值和精神的问题。水墨艺术能不能具有全球性的普世价值,能不能向世界提供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或者是产生一些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这样的艺术才有可能具备全球交流的特点。

  当代水墨2013“火势”预测

  殷双喜所谈到的关于水墨国际化的问题可能是今后中国艺术家和水墨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水墨发展本身不应该在一个国内局限的封闭的环境里发展,但是面向国际的交流,它必然带来一种新的认知,甚至是一种矛盾。

  杭春晓和鲁明军两位青年批评家则共同认为文化语境的变迁会对此带来新的可能性。杭春晓发现近两年出现的一批年轻画家的水墨创作就已经出现变化:“他们首先剔除掉的就是试图要维护什么的负担,所以他们对于水墨的应用更轻松、自由,他不再承载什么负担的东西的时候,他发现一些潜在的改变,这种改变比如说他既不像观念水墨或者是实验水墨带有非常明确的前卫主张的运用水墨,也不会回到像新文化这样一个试图在中国传统的框架结构中来进行创作的态势。”

  虽说目前来看水墨的问题并未超越80、90年代的整体格局,但是却显示出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对于新水墨话题的敏感,有可能会使得水墨从80年代以来的水墨的出现一些其他类别的创作可能。当然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在杭春晓看来仍然是一个正在萌发和正在形成的状态中,还有待需要社会、学术界等各方面更深入的探讨、关注和研究。

  青年艺术评论家鲁明军将他整年度参加的水墨活动整理成一条线索,最后发现整个水墨无论从艺术实践还是展览层面都呈现出一种变化方向:“水墨本身不是题材和内容的变化,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个句法。整个绘画的句法在发生变化,系统在发生变化。”首先是水墨的边界在逐渐消失,例如书法跟绘画的边界,水墨与当代艺术的边界,甚至可以理解为视觉文化的边界在消失。鲁明军举了一个例子,他在杭州参加的一个展览,是艺术家早期做的现代书法,把传统的经典字体,通过他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艺术家认为当我们看待一个书法作品时,不要让传统的书法影响我们,作品等所有的痕迹都要模糊化。从视觉出发,而不再是用书法的角度去观察。艺术家想把书法的时间线索去掉。不管艺术家的实验是否成功,但是水墨问题在不断的拓展,拓展到视觉文化上。其次是我们对于水墨传统的重新理解系统在变化,例如探讨传统、反传统等,都是停留在很简单的形象符号意义上。“但是这两年大家真正的了,深入到很微观的角度来讨论问题,就是一种拓展,就是中国当代水墨的一种拓展,这个本身就是当代化的反映,或者说水墨文化当代化的反映。”第三种变化是精神性。关于精神性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文人画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但是我们发现精神本身也在变化,反文人精神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反映。

  无论如何,当代水墨在目前的学术和市场中都比前十年受到更多关注而似乎变得“火”起来,受到当代水墨“火势”影响,广州已有一些画廊主考虑在2013年把方向转向当代水墨,不少艺术机构也开始运作当代水墨。2013年当代水墨火势是否会继续越烧越旺吗,则成为很多人的期待与观察之一。

  刘骁纯就认为2012水墨画和水墨艺术推向社会是“开始的火”,“真正的火”还没有到,所以2013还是一个过程,新水墨的发展是大事,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殷双喜认为“火”是一个很市场化词:“火好象就是一阵,既然火就有不火的时候。我希望中国的水墨是继续往前推进,2013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中国水墨的提名,到时候请大家观看、批评、提出问题。”

  即使当代水墨面对诸如徘徊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处境中、传统书画根深蒂固的认可等问题,皮道坚先生在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水墨组年度论坛的最后,用了一句话道出了他对2012年整个水墨艺术的情况以及对2013年的期待:“从2012年水墨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各界对水墨艺术的关注程度,我看到了我们文化复兴的希望。就是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希望。”

(责编:潘佳佳、赫英海)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