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左一)的邀请下,米特阿卜亲王(左三)为中国馆题词留念。
文化节主席米特阿卜(中)、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左三)、中国驻沙特大使李成文(左二)等中沙嘉宾在中国馆前合影。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前排左二)和米特阿卜(前排右)为南狮点睛。
米特阿卜亲王(左二)品尝艾窝窝。
昆曲表演颇受当地人青睐。
“中国风”户外表演吸引大量当地人。
夜幕下的中国馆格外醒目。
“男宾日”上,沙特年轻人学写汉字“中国”。 杜 洋 摄
沙特观众向中国馆工作人员询问“华服”制作工艺。
编者按:当地时间4月3日下午,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迎来了第28届“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主席、沙特国民卫队司令米特阿卜亲王,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李成文一同为本届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拉开大幕。
本届中国主宾国活动由中国文化部主办,国家宗教事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驻沙特大使馆联合主办,为期17天,以“璀璨中华”为主题,通过中国馆展示、“中国风”户外演出等内容,向沙特及阿拉伯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风貌。
4月3日,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全年最热闹的日子之一。作为海湾地区乃至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文化节,第28届沙特阿拉伯“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在此间拉开了帷幕。这一次,文化节的主宾国是中国。
走进距离利雅得市区45公里处的“杰纳第利亚村”,庄严、大气的中国主宾国展馆赫然进入视线,红色外墙与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相映衬,在大片沙黄色的当地建筑群中显得一派卓然。顶着炎炎烈日和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沙特人纷纷驱车至此,为的是一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另一端的中国的风采。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中国馆内,多位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亮出绝活,携600多件精致展品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当地观众。
米特阿卜亲王感受“中国风”
自“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于1984年创立以来,沙特王室成员就是每届文化节的座上宾。当地时间4月3日下午5点左右,“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主席米特阿卜亲王一行抵达中国馆,成为体验馆内“中国风”的第一批沙特嘉宾。
一下车,米特阿卜亲王就被前来迎接的中国南狮吸引住。据说,身为沙特国民卫队司令的米特阿卜平日里十分严肃,此刻他却是笑容满面。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和米特阿卜拿起毛笔、蘸上墨汁,为南狮点睛——“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就此开锣。
在大批媒体记者的追拍和沙特国民卫队警卫的簇拥下,米特阿卜、蔡武、李成文等中沙嘉宾细致地游览了整个中国馆。从古老的丝织技艺到时尚的高级定制成衣“华服”系列,从传统中医食材的养生之道到清真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从驰名中外的中国瓷器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琴书茶花香”,从悠久的丝路文明到两国建交后的文化交往历史……沿着馆内布展格局,蔡武部长娓娓道来,向米特阿卜亲王一行介绍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在由五颜六色的丝绸拼接而成的“真丝墙”前,米特阿卜亲王仔细端详。米特阿卜似对服饰颇有研究,询问成衣制品上的花纹是否为手工刺绣,并对一件有着剪纸花纹的服装表现出特别的喜爱:“我的妻子一定十分喜欢。”
行至清真饮食文化代表“厨子舍”展台,米特阿卜亲王突然驻足,手指一碟食品说:“我知道这个。”随即拿起牙签,扎起一块艾窝窝送入口中。吃完后意犹未尽,亲王又邀请文化节副主席品尝“驴打滚”。“厨子舍”传人舍增泰立即端上更多美食,惹得沙特嘉宾们笑声一片。
高山流水的古琴,飘逸醉人的中国茶香和熏香,灿若云霞的苏绣、湘绣、羌绣,古色古香的明式客厅……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馆令米特阿卜亲王留连,观看完中阿建交成就图片展后,他感慨地在留言簿上题词道:“美丽的中国展馆见证了沙中两国友好情谊,希望这种情谊能够永远保持和发扬下去。”离开中国馆时,米特阿卜亲王还深情回望,转身对大家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希望这个展览能使更多沙特人了解这个古老和现代并存的文明古国。此行太短暂了,希望今后有机会到中国访问。”
海湾沙漠有了中国文化绿洲
沙特国土面积的一半是沙漠,但也是一片美丽、富饶的热土。专门为举办“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而建造的永久性文化展示区“杰纳第利亚村”,汇集阿拉伯民族遗产与多国文化,成为沙特人与世界分享知识与欢乐的聚集地。
在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的直接推动下,如今的“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已经成为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平台。诗歌、演讲、戏剧演出、书画艺术展览、服装展览、手工艺品制作、民间游戏、《古兰经》诵读比赛、赛马和骆驼比赛等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沙特所有官方机构和民间团体均参与到文化节当中。同时,其所吸引的不仅仅是利雅得当地观众。活动期间,吉达、哈伊勒等周边城市的居民,以及巴林、阿联酋等国的部分居民,都会驱车前往“村”里,或参加骆驼大赛,或观赏阿拉伯民族遗产。
这种辐射效应引起了多个文化强国的注意,他们竞相登上这个舞台:法国人把整条香榭丽舍大街复制到了利雅得,日本人、韩国人则将各自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巨大的LED屏搬进了“杰纳第利亚村”。“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此次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体现出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希望通过推动两国文化交融与交流,促进文明多样性和中沙之间的文明对话,达到促进国际社会和平与和谐的目标。
据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亚非处处长史瑞琳介绍,此次中国主宾国活动旨在向沙特及阿拉伯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风貌,让沙特民众看到一个既有传统传承,又有发展创新的活力中国。
眼前的中国馆就像一片沙漠中的“中国文化绿洲”,以结合高新科技的创意形式呈现出一个立体、饱满的文化中国,大部分展品紧扣“遗产”二字。“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往为人类留下的珍贵遗产,各种非遗则是文化遗产在当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现代传承。记者了解到,除室内展馆外,中国主宾国活动安排了舞龙舞狮、太极武术等“中国风”户外舞台表演。同时,策划了品茗日、瓷艺日、华服日、书法日、太极日5个文化“特别日”活动,还将安排中沙两国艺术家或民间大师共同切磋技艺,合作完成艺术作品。
刷新沙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不少沙特人看来,丝绸、瓷器、航母就是他们眼中的中国。可以感受到,“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正对此做出改变。
“以前我以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丝绸和瓷器,因为祖父只告诉我这些。现在,我知道中国还有古琴、昆曲和很多其他遗产。”一位沙特媒体人用英语和记者讨论起来。他说,在公共媒体上看到的中国画面往往是高楼大厦,这让他一度以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只存在于书本里。在中国馆看到民间工艺大师现场操作高达6米的织机织锦,让他感受到现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沙特学习阿文的18名中国留学生听说将举办中国主宾国活动后,立刻报名申请成为志愿者。这几天一直在中国馆忙碌的他们说,在沙特,王室成员的举动往往是社会风尚的象征,亲王的到访将会带动更多人来了解中国文化。
“每到晚上,中国馆就像一个红色灯笼被点亮了,颜色比我们的红沙漠还要鲜艳。”在中国馆执行警务工作的沙特小伙子萨义德告诉记者,他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晚上11点下班后,在红彤彤的中国馆大门前,和中国志愿者比划功夫,或是与中国人合影。“你们中国人很友善。我喜欢你们!”
一群当地人在剪纸展台前静静等候,来自北京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孙二林不到5分钟就为他们剪出了一座清真寺。两名身穿白袍、头戴红色格子头巾的当地人拉着昆曲演员合影,其中一人说:“以前我会把中国人误当成韩国人,以后不会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主宾国活动一开幕,就成了当地华人圈内的头条新闻。“这是史无前例的。任何一个当地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在利雅得中国城饭店工作的小曾兴奋地说,“我一直推荐身边的朋友和沙特人去中国馆。沙特非常需要这样的文化活动,他们一定不会失望!”
4月3日至4月19日的17天内,中国馆将迎来近百万名阿拉伯客人。据了解,仅4月4日“男宾日”,中国馆的日访问量已达近两万人次。而在之后的“家庭日”,当地人将拖家带口赶至“杰纳第利亚村”,届时访问量将以两倍以上的幅度增长。这些参观者在走出中国馆时,无疑都将成为崭新的中国形象的传播者,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中国馆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叶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