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像艺术品经常会三、五年后重新在拍场露面,钟表和珠宝会有这样的问题吗?周期是怎样的?
于文浩:当然也会,周期跟整个经济环境有关系,会有起伏,随着大的市场变化而变化。有的时候人们的观点跟时尚有点儿联系,在于哪儿呢?比如这个季度流行款式,有复古的款式,有的时候也是跟市场行情逆向而动。包括现在属于经济调整时期,所以很多品牌也是回归到经典款,一百年前,二百年前特别经典的款式重新推出来做一些小小的改动,也能吸引到很多人。所以我建议收藏一些经典的款式,这种是比较能够持久的,因为就像黑色,永远都是经典的颜色。
我觉得除了表之外珠宝是一个非常有潜力收藏品类,因为它毕竟有很多的稀缺性,影响到它的价值。另外它的市场受众更大一些,因为包括一些皇室,一些成功的资本家,商业人士,新贵阶层都开始慢慢关注钻石,彩色宝石,包括翡翠,这些都有非常广泛的收藏群体,只不过在拍卖市场上还是刚刚起步。拍卖的优势在于性价比和稀缺性,可能你找遍几家大的专卖店也看不到一颗三十几克拉的黄钻,我们拍卖就有,而且不光有黄的,还有粉的、蓝的、绿的,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比较,可以提升自己的眼力,通过我们拍卖的介绍和比较,你对宝石的认识可能有更深入或者是更广泛的提高,对于资深的收藏家或者是爱好者来讲,可能通过这个机会能收藏到自己觉得性价比很满意的一件珠宝,所以我觉得关注拍卖是一个完全没有损失只有收获的一件事情,何乐而不为。
雅昌艺术网:刚才讲到很多钟表是奢侈品牌的,但是珠宝这块,从这几年的观察看,更多的拍卖公司似乎更倾向于推出一些现代设计师的作品,这块和钟表的市场有什么不同吗?
于文浩:是的。腕表大多出自品牌,品牌有其附加值、有自己的历史,它通过店面的经营、广告的投放、员工的培训等等,使这个品牌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当中有他自己的定位,这些所有活动的成本最终汇聚大量的价值和高额的价格。我们是借助拍卖的平台,提供性价比高的拍品。根据征集的拍品,我们将性价比非常高的呈现在拍卖会上,如果性价比比较差,比如说你有同等价位的产品,能在门店里面找到,就没有意义来拍卖会。因为通过拍卖还有额外的佣金的费用,没有优势的事情我们莫不如不去做,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能找到更高性价比,更高价值有保值、升值空间的藏品提供给我们的藏家。
雅昌艺术网:保利香港首拍的珠宝专场,也是推出一个设计师的专场,这是珠宝拍卖的一个策略吗?
于文浩:这个问题很好,我们这次在保利香港首拍有一个设计师陈世英的专场,他本人非常受尊重,包括他的收藏群体和他周围这些珠宝设计师的同行,以及一些珠宝商的尊重,他几十年来辛辛苦苦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光学、冶金学到宝石学,每当他有自己一个理念需要突破的时候他都会去钻研,而且他将雕刻艺术成功地运用到珠宝上,他的珠宝作品非常有立体感,而且每一件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也非常荣幸这次能够跟陈先生合作,把他刚刚参加巴黎古董双年展的这一批作品以蝴蝶为主题的“蝶变”的专场在保利香港第一次开槌把它成功地奉献给我们收藏的客人和我们的朋友。我们非常荣幸,因为香港其他几家国际上也很成熟的拍卖行业想和像陈大师这样的设计师合作,他也一直没有动容,主要原因是刚刚好,我们作为中国大陆的,中国人自己的拍卖公司去宣传、去推广中国自己华人的设计师,一拍即合,也是一个互相扶持,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顶级的珠宝设计师在自主创新这方面能够带动起来,能够有更大的影响力。
雅昌艺术网:谈到保利香港的第一次拍卖,就推出珠宝专场,与蘇富比和佳士得相比,你觉得保利的优势在哪?
于文浩:大家在共同的互相学习,在共同的提高。我们也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拍卖公司,海外的客人对于我们的服务也有需求,包括我们公司的领导、高层也对香港有很久的一个酝酿,也不是刚刚做出的决策,所以我们香港的团队也是非常国际化的,包括很多有海外背景的,有国际上拍卖公司工作经验的专家团队,所以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个服务理念、制度、各方面的一个互动和更新,新鲜的血液总会有新鲜的活力。香港确实有很强硬的对手,他们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地方,而且这个市场有越多人的关注,对于终端的收藏家、买家都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有更多的平台可以选择。另外,我们在香港的佣金也相对要低一些——只有15%,这个对收藏家来讲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我们有站在中国人自己的角度,作为一个北京成长起来的拍卖公司,在香港国际化的一个平台上推广、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当然香港,甚至海外的拍卖公司,他们也通过这个窗口更了解国内大陆的市场,大陆的这个行业,我觉得是一个好事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