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各拍賣公司舉辦的春拍會上,近現代和當代書面均拍出好成績,交易活躍,而古代書畫拍賣則顯得有些弱勢,或者拍品縮減,或者成交縮水。有藏家質疑,當前藝術品收藏市場不正常,當代一些在世畫家的畫作,居然能比宋、元、明畫作貴。對此,拍賣行業專家季濤指出,藝術品到底是古代的價值高還是當代的價值高,需要具體看時間、地點、藝術家以及作品,“普遍來說,古代文物都會很貴,其類似作品之間的差異也許不會不大﹔但當代藝術品價格上的差異相距千裡,是由於經營與運作使然。”
在近期舉辦的一場藝術收藏論壇上,中山“五覺齋”主人鄭華星告訴筆者,當前有部分在世畫家的畫作,比宋、元、明的書畫價格還高,這顯得不正常。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會長石金柱向筆者舉例稱,曾有位當代某美院老師的一副對聯,在市場上賣50萬元,“50萬,我可以買廣東康有為的一個對聯,康有為是清戊戌變法的風雲人物,將來歷史上,到底誰價值高誰價值低,自有公認。”
按一般常理,古代書畫、古董越古老價格越高,這主要是因為文物的歷史價值越古老越有研究意義,同時越古老書畫保留到現在越難,“越老越稀缺,當然就越值錢。”
然而在現實卻非如此,如今文物藝術品拍賣場上就經常出現當代藝術品賣得比古代文物貴的情況,部分億元作品就有不少出自現當代書畫。拍賣行業專家季濤表示:“現當代中國書畫中,有一些作品已經跨過億元大關,油畫當代藝術中也有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上了千萬元,個別的也過億,例如,2013年10月5日,香港蘇富比秋拍中,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油畫作品《最后的晚餐》拍出1.8億港元天價。”
近現代畫作顯然更受市場青睞,它已成為書畫拍賣會的支柱。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國書畫一般會設置三個大板塊專場: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和當代書畫專場。從成交額度看,古代書畫和當代書畫一般各佔書畫總成交額的20%,而近現代書畫是書畫市場的主力軍,也是書畫市場的晴雨表,它一般會佔書畫總成交額的60%。
近期包括中國嘉德、廣州華藝國際、小雅齋舉辦的春拍,以及即將舉辦春拍的佳士得,對中國和亞洲近現代書畫均投注較多精力,而這些書畫在市場受歡迎度也確實明顯。比如今年中國嘉德春拍專門將油畫部更名為“中國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在其舉辦的“濟廣致遠——王濟遠藝術”、“二十世紀藝術”、“當代藝術I”、“當代藝術II”四大專場,最終成交率達82%。據嘉德方面介紹,此次專場標的總估價約為7000余萬元,最終拍賣總成交額為1.28億元,溢價近一倍,表現優異。
在廣州華藝國際的春拍中,該公司舉辦的“近現代書畫”及“當代書畫”兩大專場亦表現不俗,其中“近現代書畫”專場244件拍品成交12986萬元,成交率達66.4%﹔“當代書畫”專場133件拍品成交4311萬元,成交率達78.2%。佳士得即將舉辦的春拍,今年也特別舉辦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以及中國近現代繪畫、當代水墨等,中國古代書畫比例也較小。
為什麼有時古代文物賣不過現當代藝術品?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書畫部資深專家游先生告訴記者,近現代書畫名家人們相對熟悉和了解,再加上這些近現代畫家們的軼事在民間盛傳,提升了這些畫作者的知名度,也增加投資者的興趣。而古代書畫,許多投資者對他們都很陌生,有許多人甚至連文言文也讀不懂,他們對古代書畫的理解有心理和文化上的障礙,故市場更多青睞近現代書畫。
季濤則分析,“今貴過古”的原因主要是:首先,現當代藝術品的風格和特點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當代藝術家更容易獲得高知名度﹔其次,由於藝術家常常還在世,對其作品真偽進行鑒定要容易很多。
第三,由於現當代作品數量大,便於進行囤積炒作。尤其在內地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當代藝術品出現高價位自然更容易成為必然。實際上,即便是在相對成熟的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今貴過古”的情況也是一直存在著的。
“藝術品的價格通常取決於藝術家、畫商或拍賣公司品牌的力量,藝術品本身則退居到第二位。”季濤稱,一件作品的價格也許與制作時間或技法無關,即使其他人不認同它是杰作也無所謂。藝術市場的動力是畫廊、藝術博覽會和拍賣會。“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文化也開始得到中國人,甚至是西方人的重視,因此,對於那些掌握著資本,對藝術史並不是十分了解的人,追求和炒作當代藝術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歐志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