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我是一名“尋根迷”,痴迷家譜的收藏與研究已20余年。目前我收藏的柳氏家譜就有百余種,至於其他姓氏的家譜更是不計其數。我從自己的一家之譜,漸漸迷戀上了家譜文化和家譜收藏。
1989年,我在自己的村裡,發現了一套17卷的《蜀山柳氏宗譜》,讓我領略了博大精深的家族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竟然是“和聖”柳下惠的后裔,還是元代著名學者柳貫的21世孫。1992年12月2日,我參與組織了柳貫逝世650周年紀念會。后來,還先后重修了柳貫墓,建立了柳貫紀念館,整理出版了《柳貫詩文集》,《蜀山柳氏宗譜》也在族人的努力下,修訂后重新出版。
我在國家圖書館發現了近代史學大家柳詒徵、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家族的《京江柳氏宗譜》(光緒17年版本),從家譜上得知柳永墓、柳永后裔在江蘇鎮江的歷史事實﹔還有乾隆年間編修的《虞邑西鄉呂氏宗譜》(1冊)和清光緒21年編修的《虞邑西鄉呂氏宗譜》(10卷),載有呂洞賓家族的完整譜系﹔我還發現了《余姚大施巷施氏宗譜》(施久義纂修,民國20年奉思堂木活字本),從家譜可知孔子嫡母施耀英,其侄子施之常為孔子弟子,而且可知歷史上確有西施其人,據該家譜記載,魯國大夫施策(第10世)的孫子施景“徙居諸暨苧羅,生女西施”。
我發現的還有周作人珍藏的《越城周氏支譜》(清光緒3年,寧壽堂木活字本),有清朝與民國版本的《展氏族譜》……諸如此類的發現,舉不勝舉。隨著家譜數字化、網絡化,家譜從古代秘而不宣,到如今開放性研究與利用,相信一定會掀起家譜編修、收藏與研究的熱潮,造福人類,澤被后世。 (作者系家譜研究專家)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