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博物館如何對接一帶一路

2015年04月08日08:19    來源:北京商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博物館如何對接一帶一路

  近期,2015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召開。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政界、商界、學界精英人士深入探討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各方如何加強合作邁向命運共同體。對於文化藝術界而言,以“美的力量:世界文化藝術的未來”為主題的分論壇引發關注。

  在博鰲論壇期間產生了一個全新的詞匯——21世紀文化藝術的絲綢之路,這也成為這次分論壇的討論核心。來自博物館、拍賣行、基金會等文化機構的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這一話題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這種交流的緯度得到進一步延伸和擴展,不只是在經濟交流,更在於文化的融合。那麼,對於博物館而言,應該如何發揮應有的“美的力量”,實現世界文化藝術的對話交流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北京商報記者 徐磊

  單霽翔

  故宮博物院院長

  無論是文物藏品還是學術研究成果,故宮博物院都和“一帶一路”都有著密切聯系。由於歷史上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故宮博物院可能是中國博物館裡收藏外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可以說,建設21世紀文化藝術的絲綢之路,博物館不能缺位,我們應該在這樣的絲綢之路上施展文化機構應有的“美的力量”。

  龔良

  南京博物院院長

  博物館是收藏、研究、展示人類發展的過去與今天的文化機構,我們要考慮未來的發展,一定要從傳統文化中來汲取營養,從美的感悟中來獲得力量。傳統生活美在哪兒?在於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帶還是文化帶,最終目的就是要更多地加強文化的溝通、交流和融合。

  萬捷

  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

  博物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美譽的教育,很多歷史都是通過藝術品記錄下來的,尤其是沒有文字的時候。談到“美的力量”,首先要通過博物館去學習古代文明積累的美﹔其次通過現在的“一帶一路”,去了解其他民族的美﹔另外,如何把各個民族的美融合成為一種新的美的理解和美的力量來推動人類的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

(責編:赫英海、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