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瘋子們的天才藝術創作:十幅世界名畫的背后

2015年04月02日14:42    來源:中國日報網    手機看新聞

“梵高的眼睛像藍水晶一樣,眼神很尖銳,仿佛能看穿一切。他既不“理智”,也沒有“精神失常”,他只是向我們訴說勇氣和誠實的平常人。《割掉耳朵后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89

  “梵高的眼睛像藍水晶一樣,眼神很尖銳,仿佛能看穿一切。他既不“理智”,也沒有“精神失常”,他只是向我們訴說勇氣和誠實的平常人。《割掉耳朵后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89

  在藝術創作領域,精神疾病並不奇怪或可鄙,它是人類的一種狀態,甚至是一段積極有益的人生經歷。現代藝術甚至鼓勵將精神上的痛苦看做是一次創造性的冒險。這種精神領域的現代主義始於梵高的“精神失常”,而今精神病人的藝術創作已經成了一項新的藝術形式。不過,其實它有更深厚的歷史。文藝復興時期,通常視畫家為“瘋子”,而早在這時,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urer)就提出:天才是憂郁的。

  不難看出為什麼藝術家常常同情社會所認為的病態:所有的創造都是一次非理性的航行。走出自己的桎梏,重新審視外物這一理念歷史久遠,例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就認為詩意的迸發是真理的唯一來源。柏拉圖曾這麼說過:“瘋狂是神的恩賜。”

  1. 維托雷·卡爾帕喬——《在裡亞爾托治愈著魔的人》(1496)

維托雷·卡爾帕喬(Vittore Carpaccio)(1460-1525),意大利威尼斯畫派畫家,維瓦尼亞和貝裡尼畫風

  維托雷·卡爾帕喬(Vittore Carpaccio)(1460-1525),意大利威尼斯畫派畫家,維瓦尼亞和貝裡尼畫風

  這幅記錄15世紀威尼斯日常生活的畫作揭露了在中世紀是如何理解與對待精神疾病的。這幅畫有時也叫做《在裡亞爾托治愈的瘋子》(The Healing of the Possessed Man at the Rialto),但“著魔”卻更符合當時對待精神疾病的看法。在裡亞爾托橋邊,一個被魔鬼奪取理智的男人奇跡般的被神父所治愈。這個男人的痛苦遭遇是宗教原因導致的,不是醫療或社會問題。

下一頁
(責編:張卉、董子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