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三彎腿螭龍紋炕桌
有真品就有贗品,有收藏就有被騙。因此,玩書畫、瓷器、青銅等傳統門類上當受騙的事情,自古以來就綿延未絕。而明清家具自從上世紀80年代被海外藏家率先掃蕩收購,引入國際收藏拍賣市場以來,成交價格就連番上漲,近年更是成為這個時代的收藏新寵。無論是新的紅木家具行業,還是老的明清家具市場都購銷兩旺。然而,滾滾“紅”塵之下,作偽造假也應運而生,在“人傻錢多、水深魚肥”的行情下,上演著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收藏”故事。
故事一 假黃花梨木材設套賣給“三高”人群
在我的電腦中有一個文件夾,存放著這幾年幫朋友以及朋友的熟人在各類場合鑒別過的各種黃花梨、紫檀木材、家具和工藝品。在鑒別之余,我還留意詢問了買家的購買價格,並且做了粗略的統計表,近兩年中買這些假貨的金額累計高達8600多萬元。這些錢扔到水裡,也能扑騰出個挺大的動靜,扔到黃花梨的收藏圈裡,則是無聲無息。中肯地說,我愛好和收藏黃花梨雖由來已久,但也就是個業余的發燒友水平,能夠被我鑒定出來是假貨的,當然是更加業余、“一眼貨”級別的低劣仿品。這些吃虧上當的情況依據購買者的財力和性格差異,損失大小有別。
損失較小的是花了海南黃花梨的價格買了越南黃花梨。雖然海南黃花梨比越南黃花梨價格貴好幾倍,但都是真正的黃花梨,隨著時間推移,越南黃花梨價格逐步上漲后,挽回損失甚至盈利的可能性還是挺高的,倒是不太讓人揪心。
花費百萬元、千萬元買了明清時期的黃花梨老家具,仔細一鑒別,卻是當代仿古家具企業早年做的仿品。這些仿品早期就是當做仿古工藝品家具出口,現在則通過台灣、香港回流到大陸,當做文物來出售。朋友的朋友聽說是仿品,一百個不相信,無奈之下我直接發微信給做這件仿古家具的老板問:“這件是不是你早期做的?”“是啊,你要嗎?我還可以找到幾件。”聽了語音回復,大家都不說話了,感覺挺尷尬……隻得拿出古玩行當裡流行的“特效安撫貼”來安慰:“別郁悶了,就當交學費了。再說,材質工藝都不錯,再放幾百年,也是件真東西,對吧……”
至於以每根20多萬元的價格,買來海南黃花梨的圓木,欣喜若狂感覺撿到“大漏”一樣催著鑒定,到現場一看:要麼是巴西花梨,要麼是紫檀柳,每根成本最多千元而已!這種學費就貴得離譜和令人痛心了。“真要是海南黃花梨,每一根都應該是100多萬元的行情價格,怎麼可能20萬元就買到?以前玩過海南黃花梨嗎?”“沒玩過,但我仔細研究過,紋理顏色和書上講的都一樣,這材料肯定不會有問題,來就是讓您估個價……”
在黃花梨“一木千金”的行情中,能夠花費巨資去玩黃花梨收藏的人,當然不是泛泛之輩,都是有頭有臉、有身份、有錢的“三高”人群:收入高、社會地位高、學歷高。讓他們前赴后繼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是:自負傲氣、高估自己。由此帶來的並發症還有偏聽偏信書本知識、愛聽故事、想撿漏佔便宜、盲目崇拜社會上的“專家”等連鎖反應。“危重患者”往往還會在收藏購買中發熱、高燒、喪失理智,一下手就是耗費巨資買一大批,最要命的是,面對滿倉庫假貨以及旁人的良言提醒,仍然執迷不悟,深信不疑。
故事二奈何“清代宮廷家具”遮慧眼
有位大佬級企業家,名片上印有“清代宮廷家具收藏家”。耗時6年,花巨資買了一大批清代宮廷家具,從紫檀龍紋寶座、康熙題詩的紫檀屏風、紫檀雕龍六柱架子床到規格巨大的紫檀滿徹頂箱櫃應有盡有。為存放家具還修建了金庫安保級別的倉庫,外圈鐵絲網加紅外線防盜系統,裡三層、外三層的防盜門,光養狼狗的開銷和安保人員工資每月就要花費好幾萬元。打開倉庫一看家具:全是地攤貨級別的仿品,材料是非洲新木材,新仿刷漆加做舊而已。
“這些家具每件的造型都是清代家具裡面如雷貫耳的重器,全世界博物館加起來都沒幾件,您能收集這麼多,非常不尋常啊,難以想象,怎麼會全部被你收到了?”這人對於收藏痴迷已久,熱情極高,而且購買的金額巨大,擔心其難以承受滿倉贗品的打擊,隻能這樣啟發式地反問。
“您能看出是重器,說明眼界高!能買到這批寶貝,說來話長了,收藏嘛,一是緣分,二是福報啊……”收藏家神秘而自豪地回答,天方夜譚般的曲折故事就開始了。簡單來講,這批家具是在6年之內陸續從一個偶然相識的山裡人手裡買的。據說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太后在逃跑之前,早就選好了某個深山准備修建行宮,家具從宮裡面先搬過去了……反正,這位收藏家和這位供貨的山裡人來往6年,交情深厚。現在每個月這個山裡人都要帶些土特產,專程聽他抽空講講明清家具的歷史和文化。“我就痛心啊,這麼好的東西,埋沒這麼多年,他們隻知道賣給我,都沒有接收到這些家具的文化感應,我生意再忙,也要給他講講,這也是修行啊!”
接下來兩個多小時,他將自己收藏的每件家具都解析了一遍,詳細列舉了無數個“清宮御制”的鐵証,並搬出一大堆書本知識對應,講得有條有理,滔滔不絕。我聽了,完全接不上話,以他這口才和熱情,再聽下去,我都要相信這批貨是小葉紫檀的清宮重器了。最后,還拿出了多位業界專家、行家現場參觀與鑒定的合影,“他們都鑒定過了,覺得這批東西非常好,讓我好好留著!”照片裡面,他一臉的自豪和興奮!
不久,我遇到了合影照中的一位專家,說起這位收藏牛人,專家連連擺手搖頭:“我們一下飛機,對方就安排了人熱情迎接,到了那裡又有當地領導陪同,還有媒體記者在場,他一件件地給我們講解該家具如何好,怎樣真,而且,賣給他貨的那人也在場,我們能說什麼?隻能暗示說這樣等級的宮廷家具市場上很難買到,應該對這批家具多做研究,好好留著……”
“三高”人群如何撥開家具收藏迷霧
文中提及的收藏牛人可不是沒文化的暴發戶,而是名牌大學經濟學碩士學歷,白手起家奮斗多年,創下數十億身家。家具類的書籍買了成堆,也做過系統研究,談起家具文化頭頭是道。如果講他本行的經濟分析更是有條有理,絕對是學術級別。那為什麼踏入收藏行就玩不轉,反而被沒學歷、沒文化的山裡人玩得團團轉?簡單來說,這也是一種病,佛學裡面講到一種對世界與事物的認知障礙,名曰“所知障”。
所知障,在佛學中的含義復雜精深,取其一點簡單來說就是:自我被已有的知識所蒙蔽,以自負的態度,對於知識偏執、偏解、偏取、偏用,使得知識不能轉化,成為束縛自我發展與認知真理的障礙。
這位收藏牛人的原話是:“我怎麼可能看走眼呢?無論自身文化素養還是眼光我都不差,如果判斷力那麼差,我怎麼做得好企業,賺到現在的身家?”做企業的成功經驗,成為他玩收藏不可能走眼的絕對信心,這就是典型的高估自己而引發的所知障了。
古人雲:“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不到泰山,不是因為一片葉子在手裡,而是因為觀察方式錯誤。“三高”人群之所以易發所知障,就在於他們本身的“高”。收入高,既是玩高端收藏的經濟條件,也是上大當的前提﹔而社會地位高和學歷高,最容易帶來的負面作用就是高估自己。總是端著架子玩收藏,死搬硬套相信書面知識,放不下身段向每個行當裡工作在一線的工匠師傅、行業前輩,乃至仿舊、作偽的民間高手虛心請教。
有人會問,講別人那麼多受騙的事情,你自己玩家具沒“走眼”過嗎?坦白說,玩家具我還真沒有上過當,不是我眼光好、水平高,而是我給自己定了幾個規矩:收藏限定傳統家具,以黃花梨仿古家具為主,老家具為輔﹔買仿古家具隻買款型和工藝好的,款型工藝不好的一律不要。而全國能將款型工藝做好的,就那麼幾個高手,我都很熟悉,買了家具還會與他們交流、請教﹔買材料我沒經驗,看不懂,直接找行業內做過這種材料10年以上的企業老板、開料工人幫我看,他們幫我鑒別絕無問題﹔要買老家具,反復請教國內幾個頂尖的收老家具、修老家具、賣老家具、仿老家具的高手幫我把關,他們說沒問題再下手。對待這些工作在一線的前輩高手,永遠恭恭敬敬。買東西看不明白了,直接就說“我看不懂,需要找人來看了再說”。別不懂裝懂要面子,裝了面子往往會賠銀子。
(作者系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委會主席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