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劉益謙:人家是博物館人多咱們是超市裡人多

2014年12月11日14:12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劉益謙:人家是博物館人多咱們是超市裡人多

  陳 濱

  “我已經到了收藏的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認為藝術品有價值,所以我不願意去收藏,因為我的前提出發點首先是用投資的心態去把握投機的機會﹔第二個階段,我認為藝術品有價值,要去收藏。收藏過程中,越來越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甚至享受了這種藝術品升值帶來的快感,同時享受藝術給自己的心情帶來的快感﹔第三個階段我是把收藏的作品,公開放在美術館裡面,讓更多的人去分享,這使我有種更高滿足的快感。”

  每一次出國看展,我都很糾結,人家博物館裡的人多的就像我們超市裡面一樣”

  在劉益謙的私人美術館裡,劉益謙的藏品總是能給收藏者們帶來興奮,這讓劉益謙非常滿足。當年建立美術館,劉益謙認為和自己的個性有關,“我只是想這麼多年收藏的作品比較多,如果把這些作品放在美術館裡讓更多的人看見,不是更有意義?我在上海一個小學附近買了個商場,把它改建成一個美術館,花了不到3個億,下面做倉庫,從藏品上來說,美術館讓藏品更有一種系統化的視覺感。”

  開放自己的藏品,劉益謙希望社會各界都可以用自己的視角來看待美術館、審視他的藏品,藏品可能會改變你的觀點,也可能強化你的觀點。

  “看我的美術館藏品會碰到學術上的問題,都希望用一種學術的方式來進行探討,但是我不希望看到歇斯底裡,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拿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美術館藏品才有活力。”

  劉益謙說,自己都已是50多歲的人了,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30年前很多人都一樣,都是一窮二白,到今天回過頭來,我們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到一定程度以后,要思考另外一個問題,財富能帶給我們什麼?

  “每一次出國看展覽,我都很糾結,人家博物館裡的人多得就像我們超市裡面一樣。我們現在周末更多的人去超市,去看藝術展的還是少數,可是在國外,美術館裡人多極了,這是最讓人感慨的地方。我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30年中,失去的是精神領域的發展,所以我們現在很浮躁,我認為全世界最浮躁的就是中國人,靜不下心來,所以我才想要建這樣一個美術館,我也拿得出這個錢。”

  其實我認為普通老百姓來看美術館,他很少真正是欣賞作品,他還是關心價格。”

  現在的藝術品收藏還是屬於小眾群體,並不是大眾群體,只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媒體,把收藏歸類為理財的一部分,所以才呈現出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關心藝術品的假象。

  面對又要來臨的年底拍賣大潮,劉益謙回憶說,十幾年前我們競買藝術品的時候,不可能有這麼多記者,現在大家都開始關心了,老百姓從財富增長的角度來關心。這裡面本身有藝術品魅力所在。如果從收藏角度來說,人的一生,收藏的東西價值總體是往下,不可能有一千年的收藏,這個過程中間不管是一些藝術商品也好,藝術競品也好,都有一種收藏的功能在裡面。

  其實我認為普通老百姓,在解決生活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收藏,來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因為藝術品本身能給你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甚至會讓你心靈感覺到安靜。它是一種人類共識,藝術表現方式上有中西方文化的分別,但是根本上來說,它是人類情感中美好的東西,美的感覺是相通的。

  我認為普通老百姓來看美術館,他很少真正是欣賞作品,他還是關心價格。現實中,價格和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是密不可分的,如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再高,標價兩萬塊錢,邊上另外一件藝術品沒多大藝術價值,但標價兩百萬,絕大多數都是看“兩百萬”,普通觀眾就這種心態。但是從美術館的角度不能這樣,美術館承載著教育、發揚文化的功能,不能說用價格來衡量,目前看美術館這個審美功能隻能慢慢來。

  藝術品市場不管哪個門類的東西,美的東西對人的誘惑是永遠存在的,收藏最終就是美的誘惑”

  劉益謙是靠冒險成功的。他沒有系統的學習過,他把系統地學習、做個“兩袖清風”的文人的願望放在了來世,但是,他沒有忘記一個社會成功人士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來承擔這種責任,一個男人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男人活著就要面對挑戰,人生肯定要給自己增加壓力,把壓力當成動力,甚至把它當成原動力。”

  劉益謙把自己的人生比做馬拉鬆賽跑。“前50公裡是馬路賽跑,前面10公裡跑的感受和后面跑到40公裡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體能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我們在30歲想的事情和問題,和我們在40歲、50歲、60歲想的同一個問題,最后給出的結論可能都不一樣。這跟一個人的經歷有關。我30多歲收藏的時候,跑到拍賣市場,感覺我有錢就挑貴的,跟很多人都不打交道,因為我認為我沒必要打交道,當時覺得我買個東西認識這麼多人干什麼?競拍成功了,我有一種快感,但是,同樣我也產生有一種迷茫,我記得大約在一九九幾年的時候,因為在工作中接連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突然感覺自己很難從哪一個角度切入藝術品市場,那個時候我差不多有一年沒買藝術品。”

  感慨自己走過的日子,劉益謙依然沒有炫耀的大話。他說,其實我感覺人活得要真實一點,年輕的時候我也很累的,我那時候為了賺錢,干過很多壞事。現在人到中年了,回過頭來感覺到有點迷茫,我們這樣追逐利益的目的是什麼?到現在我都沒有弄明白。可是怎麼現在市場上想學我年輕時干壞事的人很多啊?收藏每一件作品劉益謙都會總結,剛入行切入點是從中國近現代開始的,后來慢慢我擴大到買古代書畫,買古代書畫的時候,很多人說你這個買得太雜了,這話我不愛聽,我不是一個專業收藏者,偏重於哪個門類。我只是對美的東西有一種佔有欲。前兩天我在香港看到張東先老先生,他88歲了,看到身邊走過去一個比較漂亮的女孩子,還回過頭去看了很長時間,我問他,張先生你怎麼這樣看人家。他看我一眼說,我這個年齡,難道不能有點想法嗎?聽了老人家的話,我陡然間明白了,一個人老了,對美的東西的誘惑也還是難以抵制的,這種誘惑到藝術品市場也一樣,藝術品市場不管哪個門類的東西,美的東西對人的誘惑是永遠存在的,收藏最終就是美的誘惑。

  來源:北京晚報

(責編:魯婧、董子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