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從北京源浩藝術館藏瓷片看陶瓷投資收藏之道(二)【2】

曲永建

2014年03月04日15:20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手機看新聞

  后經輾轉兩瓶被供奉於北京智化寺,成為“胡淨一”進而供佛舍香的“五供”之二,至於除此一對瓶外喜舍的香爐一對,是否當時供奉星源祖殿時總共隻有四件而沒有燭台,需要進一步探討。我們無法知道這對象耳瓶是如何從江西神廟來到北京佛寺的,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時中國百姓的所謂信仰,僅是想表達自己的某種願望而已,他們的多信仰體系實際上造就了沒有信仰。封建社會佛、道、儒往往存在著莫名其妙的混淆,作為同樣都是統治者的工具,他們的思想也經常表現在瓷器紋飾上,抱以相似的目的被供奉在不同的地方,或喜舍神佛或祭祀祖宗。2008年鄭州唐代墓葬出土了一對青花塔形罐,身繪“萬”字符號,蓋如塔剎狀,是中國佛教青花紋飾最早的表現形式。浙江龍泉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所建金沙塔塔基中出土了三件青花碗的殘片。元青花常見的裝飾圖案與元之前敦煌莫高窟藻井天花中的雲肩紋、蓮瓣紋、雲紋、纏枝蓮紋、纏枝牡丹紋、海水紋、卷草紋,以及同心圓的密集裝飾方法均一脈相承。景德鎮浮梁舊城遺址出土的元元統三年(1335年)的青花供碗及其后各地出土的眾多有紀年可考的佛教供器,均証實青花瓷與漢地佛教徒的信仰、修行相關,甚至就連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托普卡帕皇宮中竟也出現了佛教法器的缽碗(圖3)。國內青花瓷的使用者僅限於少量的社會中、下階層,即因所謂“俗甚”而被后世遺忘。自從曾托缽流浪的朱元璋登基后,朱棣出於政治需要而極力推崇佛教,使中國陶瓷審美之河徒然轉向青花並流淌至今。說不定,這對象耳瓶就是在永、宣時期來到北京,后被供奉於智化寺。

  經考証這對元青花龍紋象耳瓶在1926年左右,由北京智化寺流出至古玩商手中,終被英國人買走。在英國它最初的收藏者是大維德的好友Mountstuart W. Elphinstone(1871~1957年),1927年把其中的一隻轉售給了大維德。另外一隻被送至倫敦蘇富比拍賣,大維德在1935年6月6日以360英鎊的價格購得,至此兩瓶重新復合,由大維德基金會保存至今,現存大英博物館。有趣的是這一對瓶的紋飾採取鳳在上龍在下的構圖,倘若慈禧太后生前有知,必當欣慰之至。其實景德鎮地處江南,鳳在上龍在下反映出中國南方人自古以來對神鳥的格外崇拜。這對瓶無論從藝術、品質方面均達到當時制瓷的最高水平,繪畫中鋒用筆洒脫不羈,收放有度,准確、質感的畫面顯示出文人瓷畫的超凡脫俗和功力非凡。加之確切的紀年款,雖有殘缺,雖不是官窯,卻堪稱中國陶瓷史中絕無僅有的無價瑰寶,非“鬼谷出山”元青花罐所能比擬。可見大威德先生的慧眼與機敏,可見收藏之道亦在於“眾人皆醉我獨醒”。陶瓷世界未知的時代、器型、紋飾、用途、喻義依然很多,發現的驚喜會給你帶來難以言喻的快樂,那怕你僅僅覺得某件器物、某種紋飾在你的視野裡有一點特殊。

  元青花為人所知僅六十多年,仿造元青花卻已達三十年之久,印度尼西亞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便開始仿元青花,以小件的盤、碗、蓋盒為主。1980年初景德鎮陶瓷館率先不惜工本,借助精美的圖片,委托五礦進口了精選的鈷料,數年間便模仿的惟妙惟肖。1990年前后多數仿制骨干陸續被外聘至私人作坊,仿制對象亦擴散至明早期。也就是說,當你購買近二十年才出現的進口鈷料作品,均需謹慎從事。時至今日不同檔次的仿品,毫不夸張的說:大概已超過當年的實際生產數量。倘若真的存世量如此之大,無論真偽也隻能是現代工藝品價格。仿制者利用人們天生難以控制的“貪婪”缺陷,不斷地演繹著成功的故事。更可悲的是“造假”為全人類所不恥,而我們的“造假”者、買賣者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於文物部門的出版物亦為了經濟利益不惜明知為假也廣而告之,助紂為孽。公眾出現了“集體腐敗”,甚至有些專家、學者都在自欺欺人,如此這般的誠信危機,無疑是整個社會極為功利的溫度、氣氛出了問題……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董子龍、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