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書畫>>名人庫>>古代名家>>宋代名家>>米芾
人民網>>書畫>>正文

米芾第一山,天下萬萬千

2013年05月08日14:16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米芾(音福),雖祖籍為太原老西兒,但其父搬至湖北,他出生在襄陽,應該算是半隻九頭鳥。米家祖上均為武將,太祖父米信是北宋開國勛臣,侍奉北宋初年的兄弟倆皇帝,在《宋史》中有傳記。而“黃袍加身”的宋太祖趙匡胤怕手下的將軍們再扶出另一位皇帝,就“杯酒釋兵權”,改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武將地位一落千丈。米家老祖希望后人棄武從文,米芾就成為老米家成功轉型的功臣,還是位歷經五朝的不倒翁。《宋史》對米芾的藝術評價很高,稱他“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特妙於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

“襄陽米南宮,遇石便稱兄”。米芾的名號很多,“米襄陽”是指他的出生地,“米南宮”是指他的禮部員外郎官職,但最有名則是“米顛”,也就是癲狂之意。史稱,米芾喜歡穿著奇裝異服,其實就是唐人的衣冠,招搖過市。米芾最喜歡搜集奇石名硯,每當見到珍稀的石頭,都會高興地向石頭行禮,稱兄道弟。其實也沒有錯,地球上的石頭,哪塊沒有億萬年歷史。

米芾之狂氣在《宋史》中記載得十分傳神。宋徽宗趙佶初次招米芾入宮,請他先在御用屏風上書寫《周官》某篇。米芾奮筆疾書,完成后擲筆在地上,並大咧咧地聲稱:洗去二王所寫的爛字,才能照耀大宋皇帝萬年。要知道,藝術皇帝趙佶可是王羲之、王獻之的天字第一號鐵粉,狂士老米雖比皇帝小趙大卅一歲,但也不該隨意消遣二王。聽到老米的狂言后,悄悄站在屏風后面的小趙竟不由自主地走了出來,仔細欣賞他的書法。其實米芾得以在高手如林的北宋書法界稱雄,得益於他扎扎實實的功底,從二王到顏柳,他都曾經一絲不苟地臨摹和揣摩,盡得前輩精華。

米芾、黃庭堅、蘇軾、蔡襄被尊為“宋四大書家”,而“米黃蘇蔡”中的蔡,原為奸臣蔡京,后來因人廢字,換成了蔡襄。宋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書中評論道:“本朝書,米元章、蔡君謨為冠……余子莫及。”由此可見米芾在北宋書法界已執牛耳。當時書壇公認,“(米芾)其體勢俊邁,為蘇、黃、蔡三家所不及。”米芾曾自稱,他的書法其實是在於“刷”字,而刷的樂趣就是要“運筆迅勁”的快感。相比而言,蘇軾“畫”字,黃庭堅“描”字,蔡襄“勒”字,都沒有米芾的大筆一刷來得酣暢淋漓。

第一山碑

遍布南北

中國享有“第一山”之名的大山不下廿座,其中立有米芾“第一山”石刻者有十余座:山東泰山、河南嵩山、江西廬山、湖北武當山、四川峨眉山、陝西終南山、浙江杭州吳山、江蘇盱眙南山、江蘇南通狼山、四川富順鐘秀山……

“第一山”三字是米芾的榜書杰作,千年來為世人所稱贊,但屢遭翻刻。各地的“第一山”都有自己的証據,大家都在爭搶米芾的知識產權,紛紛說自己真而別處偽。各地“第一山”碑石的共同點,就是將三個字放大,刪去題詩,僅留米芾名款。

“第”字運筆極其流暢,一氣呵成。遠觀,米芾豪邁的筆意在此盡顯癲狂之態。細看,字體結構十分嚴謹、筆畫間架極為得當、疏密配合恰到好處﹔“一”字則壯碩遒勁,多處露有飛白。米芾定是飽蘸濃墨,以快筆“刷”字而成。單單一橫就變化萬千,極顯其筆下功力。三字中,筆畫最多和最少的兩字排在一起,但“一”字並不因筆畫少而顯得單薄﹔粗獷的“山”字穩重堅實,牢牢托起其上二字。

四川富順是中國井鹽的發源地,富順英烈劉光第與譚嗣同等並稱為“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六君子”先后在菜市口就義。劉光第拒絕跪下受刑,他的頭顱落地而身軀“挺立不化”,圍觀民眾無不驚心動魄,當場點起香蠟燒起紙錢為他招魂。富順鐘秀山最為劉壯士喜愛,山上也有“第一山”碑。清人陳祥裔在《蜀都碎事》寫道:“富順縣治后山上文昌宮,有米元章題第一山三字,字大如輪,遒媚可愛。”據說,峨眉山的“第一山”碑就是依照富順碑的拓片翻刻而成,而富順碑是否也從別處翻刻而來,就無從知曉了。

“江蘇第一山”原名南山,在江蘇盱眙。宋紹聖四年(1097),米芾到漣水出任知縣時,乘船從洛陽南下,經過洪澤湖畔淮河邊的盱眙,九峰連綿的南山是他南下后所見到的第一座山。山雖不高,但他登臨后仍詩興大發,吟出《第一山懷古》:“京洛風塵千裡還,船頭出汴翠屏間。莫論橫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當地僧人順勢奉上紙筆,米芾揮毫錄下了蒼勁飄逸的詩篇。詩中的“第一山”三字被放大而摹刻到石碑上。這樁雅事,從北宋地方志和此后的文人筆記文學中均有詳細記述。遺憾的是,原刻詩碑早毀。

盱眙南山現存碑刻,實為清乾隆帝命盱眙縣令按照福州的第一山碑摹寫翻刻而成,據說與宋原刻碑大不相同。宋刻米芾題寫的東南第一山的字徑約有六七寸,而且《第一山懷古》七絕在旁邊。現“第一山”雖存,但題詩已不見。若原碑尚存,估計無山敢與其爭。南山現為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

朝陽洞秀 抗日軍興

武當山雲霧繚繞層巒疊嶂,有秀麗的自然景觀。七十二峰雄奇峻秀、三十六岩峭壁陡立、二十四澗飛瀑湍流、十一洞雲蒸霞蔚、十石玄妙疏朗、十池平靜如鏡、九泉清冽甘甜、九井寒氣逼人、九台清幽奇特、三潭深不見底。元人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由於地質構造變動,武當群峰均略有傾斜,朝向主峰方向拱衛環繞,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的眾星拱月、萬山來朝之勢。明代徐霞客留下“氣吞秦華銀河近,勢壓岷峨玉壘高”的詩句。武當自然也有許多關於“第一山”的詩詞和傳說,

酷愛奇石的米芾生在湖北,據說他身臨鬼斧神工般的武當仙山幻境時頗有感觸,便在山上朝陽洞前揮毫疾書,留下靈動鮮活的“第一山”三字。其動靜結合的創作靈感來自三處:賞朝山美婦發髻盤起的秀美儀態,觀山溪中水蛇款款游動的自在形態,見月下老道不動如山的靜定姿態。百姓打油詩贊道:“美人綰髻不用簪,第字好像青絲盤。游龍戲水一最好,仙人打坐寫成山。”

許多翻刻摹寫的“第一山”,筆意和氣場就弱得很。譬如,廬山變豎為橫的黑漆匾額上,“第”字竹字頭的連筆勾勒,被描得好似男人冠帽一般,全無“美人綰髻”的秀雅之氣。最后一撇則更是敗筆,短而無力,使整個“第”的間架結構出了問題,好像要向右邊倒下去。古碑和拓片上,第字的末撇均為長撇,這是米芾揮刷運筆的風格。而支持廬山為第一山的江西人則辯說,武當“第一山”碑是雍正二年(1724)由武舉人李柏齡延請工匠翻刻的,先在朝陽洞旁,后遷至玉真宮。

朝陽洞的另一批武人,也在兩百多年后為武當留下了傳奇。李宗仁在台兒庄大捷次年,登臨武當,勒石刻銘,並振臂高呼“振軍經武”。“振軍經武”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子姑整軍而經武乎!”

在“保衛大武漢”失敗后,日寇溯江而上攻陷了武當山下的軍事重鎮老河口。在均州的黃埔軍校第八分校的學員兵們奮起抵抗,阻日寇於漢江邊,進而確保鄂西北和陝南的安全。當年,駐守武當山抗日將士的軍糧有玉米面做成的“黃金塔”,這形似窩窩頭的尖形高庄饃饃也是朝陽洞道士的傳統食物。

如今,瞻仰抗日先烈的遺跡已成不可能,因為攔漢江而修建的丹江口水庫將均州全部淹沒,甚至包括許多武當山宮觀。連“世界文化遺產”的武當山都要為“南水北調”讓路,其他古跡的命運可想而知。若沒有真武保護著武當的自然環境,北方人能喝上清冽的丹江口漢江之水嗎?

(責編:任文(實習生)、魯婧)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