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顧二娘硯雕真偽與收藏
顧二娘制孳鵝養雛端硯
一寸干將切紫泥,專諸門巷日初西。
如何軋軋鳴機手,割遍端州十裡溪。
——黃任《贈顧二娘》
自古文人愛名硯。一方名硯,除了有上好的石材,最關鍵的是有制硯名家的“點石成金”。清代康雍時期,就有一位女制硯家,名顧二娘,不僅以制硯而名聞朝野,還被時人大量仿制,在世時與文人交往甚密,百年之后,其人與其硯,仍為文人所津津樂道,野史筆乘,方志圖譜,爭相為其立傳,其后裔專為清宮制硯。
顧二娘,吳門人,本姓鄒,是顧德麟之媳。顧德麟是制硯名家,“凡出其手,無論端溪、龍尾之精工鐫鑿者……隨意鏤刻,亦必有致,自然古雅,名重於世。”去世后,其子亦不壽,二娘才襲了祖業,俗稱顧親娘。媳婦承祖業,在清代是稀罕之事。但就制硯行業而言,更為不易。張中行在《月旦集》中對此也表示,端石質硬,切、刻、磨都十分費力,女性硯工十分罕見。清人黃任,是有名的硯痴,與顧二娘交情甚篤,其十硯軒藏硯多出於顧二娘之手。林正青《硯史》也收錄了十方顧二娘制硯。
古人用硯,未必雕飾,最初的硯雕,只是隨形略加削刻。鄧之誠在《骨董瑣記》中言:“大約明以前硯材易得,故其式率端方正直,有紋飾者至罕。”明清之際,始以片石為硯,“各式競興,鐫山水魚虫花卉於池上。”
顧二娘的硯雕,首先以清新質朴取勝,雖有時也鏤剔精細,卻袱纖合度、巧若神工,還善於巧妙地利用石紋的“眼”作為鳳尾翎來鐫刻硯的圖案。其次,就題材而言,顧二娘常以虫魚花鳥為題材,少有山水樓台。
顧二娘在世時,已名震一時,仿制者不計其數,自然就出現了真偽的問題。林正青在編《硯史》時,已經難以判定顧二娘制硯的真偽。后人指出,其所錄顧二娘制硯,多偽。鄧之誠已指出“特無款識,不易辨別”,但凡有“吳門顧二娘制”六字銘文者,大抵皆偽。張中行的《顧二娘》一文,專門討論了顧二娘制硯的真偽問題,也指出了真偽辨別的難度,連啟功也難以判定。一般認為,朱翼庵收藏的兩方是真正的顧二娘制硯。
時至今日,拍場中不時還可見“顧二娘”款的硯。2014年,北京匡時上拍了一方顧二娘制硯,以310.5萬元成交,創顧二娘制硯拍賣的最高紀錄。2016年,上海明軒上拍的“顧二娘制孳鵝養硯”以218.5萬元成交。此硯系日本著名學者杉村勇造舊藏,硯邊銘有“顧二娘制”印,配有清代漆器大師盧棟仿瓦當“延年益壽”嵌寶硯盒。另配有一木盒,盒蓋內側有杉村勇造題寫的銘文。
正如子岡款玉器、時大彬款紫砂壺,顧二娘款硯已經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承載著往昔硯雕的點滴。只是斯人已逝,真假難辨,連啟功也隻能說“不知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